-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治疗
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治疗
【摘要】 目的 研究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0~2021年就诊的38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采用彻底切除囊肿外壁的软骨和新生软骨组织治疗的38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均取得满意疗效,无耳廓畸形发生。结论 耳廓假性囊肿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关键词】 耳疾病;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又名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间积液。Hartmann在1846年首次报道了该病,其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局部受到某些机械性刺激,如无意触摸、挤压等,而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积聚有关。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注射硬化剂、冷冻等,但多数疗效不佳,复发率高,遗留有耳廓增厚,变形等后遗症。我科于2000年至2021年对耳廓假性囊肿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耳廓假性囊肿患者38例,男34例,女4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10 d~9月,平均1.6月;左耳22例,右耳16例。检查病变全部位于耳廓外侧面上1/2区域,如三角窝、舟状窝、耳甲腔及对耳轮上部。有弹性感或波动感,无压痛。38例患者手术前均行囊肿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注射硬化剂、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每例患者均行囊肿穿刺2~6次,平均3.4次。
1.2 手术方法 先用碘伏消毒耳及耳周,局部浸润麻醉,然后沿囊肿外壁的外周缘作舌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分离皮肤直至囊肿内周缘处,翻起舌形皮瓣,囊肿外壁完全显露,整块切除外壁,囊腔开放,吸除囊液,清除囊肿底壁耳廓软骨表面附着的粘液样物,轻轻刮除其表面退变软化的软骨组织。最后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整复皮瓣,间断缝合切口,放置引流条,加压包扎,静脉滴注抗生素3~5 d,术后1周拆线。
38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囊肿消失,切口无感染,为甲级愈合,耳廓形态恢复正常。38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病例。
耳廓假性囊肿的病因不甚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软骨膜下或软骨间无菌性、浆液性的炎性渗出,可能是耳廓受到未被注意的机械性刺激后,局部循环发生障碍,组织间积聚反应性渗出液所致。
耳廓假性囊肿治疗目标是保持耳廓解剖形态,防止囊肿复发。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多采用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注射硬化剂等。其目的是排出囊液,制止渗出促进吸收。以上治疗方法疗程长,易感染,易复发,常留有耳廓增厚、畸形。我科38例患者经切除囊肿外壁增厚的软骨组织,清除囊腔内粘稠机化的液体,使耳廓囊性硬块消除,耳廓弹性好,形态恢复正常。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病程短,疗效好,不容易复发,不受器械、设备的影响,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孔维佳,王斌全.耳鼻咽喉科学(7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5.
[2] 张晓彤,孙斌,凌荧,等.耳廓假性囊肿病理及治疗问题探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45:640-643.
[3] 戴建军,李雪芹.小针头穿刺石膏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4:248-24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