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山寺游记 教师随笔
寒山寺游记lpar;教师随笔rpar;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寒山寺,位于苏州枫桥的古运河畔,建于六朝梁代的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后因唐代高僧寒山来此住持,改名为“寒山寺”。历史上,名扬五湖四海,名列中国十大名寺。其闻名遐迩的,是和合寒拾;其驰名中外的,是夜半钟声;其享誉天下的,是神绝诗韵。
由东向西,穿过寒山别院;右拐不远,便到了寒山寺。进入山门,迎面是弥勒佛坐像,背面是韦驮立像,两侧是四大天王。过了天王殿,左侧是罗汉堂,内有五百镀金罗汉,中央矗立着观音铜像;右侧是大悲殿,供奉着三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走进大雄宝殿,正中是释迎牟尼佛,左边为迦叶,右边是阿难;大殿两侧,是十八罗汉。走出大雄宝殿,正前方为两层建筑:上层是藏经楼,下层是寒拾殿。进殿观看,正中是寒山与拾得塑像:袒胸露乳,蓬头赤足,立于莲花座盘上。寒山两手一上一下,手拿方棱圆口净瓶;拾得左手持腰带,右手持一枝荷花。一荷一瓶,谐音和平;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据网页资料,寒山与拾得确有其人,是唐代诗僧。寒山曾隐居浙江天台寒岩,自号“寒山子”;拾得原是孤儿,被大台国清寺高僧车于拾得收养为僧。寒山与拾得本是七世冤家,后经丰干禅师点化,终于和好,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两人曾有一段经典对话,耐人寻味,颇值品味。寒山发问:世间对我有谤有欺,有轻有贱,如何处治?拾得回答:只要忍他让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相传,寒山和拾得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后被清代雍正皇帝敕封为和合二仙。故而旧时婚礼或春节时,喜堂内或大门上总高挂和合神像,以图和气好合的好口彩和好气氛。如此说来,寒拾是和气样和的象征,是好合吉庆的标志。可谓是古寺一宝,古刹一绝。
在寒拾殿右侧,是以“夜半钟声”闻名的钟楼:呈六角形,重檐亭阁。登上二楼,抬眼观看,内置一只铁钟:有一人多高,需三人合抱。据说,为清代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约有两吨多重。撞击铁钟,钟声洪亮悠扬,清越深远,余音轰然。据僧人介绍,除夕之夜,寒山寺要撞108记钟,其含义主要有三:一是将12月24节气72候相加正好是?108,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二是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三是一年之中有108个烦恼,敲108下钟,表示除尽所有烦恼。自1979年以来,苏州每年都举办寒山寺听钟声活动。每当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在23点42分10秒,方丈便在此敲响第一声钟;当第108记钟声撞响时,正好是新年元旦零点。刹那间,爆竹声声,鼓乐齐鸣。随后,苏州市长在此致新年贺词,将听钟声活动推向高潮。而与此相关的是,2021年12月,在寒山别院南侧,圆满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红木钟楼”——?梵音阁。在红木钟楼内,置有仿唐式的古铜钟:总重为108吨,总高为8.588米,最大直径为5.188米,主体铭文为《大乘妙法莲华经》,表面铭文共有70094字。裙边上,铸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整体造型浩大、厚重与秀美,不愧为是当代中华梵钟文化的艺术珍品。2021年11月,此大钟已经入选“吉尼斯”名录,创下了世界记录,被誉为“华夏第一法华钟”“天下第一佛钟”。
继续往前,为普明宝塔。抬头仰望,形状正方,为仿唐楼阁式木塔;上下五层,约有四十多米;塔刹金黄,阳光下闪闪发光;风铃悬挂,发出清脆之声。登上宝塔,向东可望苏州古城,朝南可观苏州新区,往北可眺虎丘,面西可赏狮子山。走下宝塔,参观碑廊。导游说,最为著名的,是一诗七碑。毫无疑问,“一诗”是指唐代诗人张继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理所当然,“七碑”是指《枫桥夜泊》七块诗碑:第一碑,为北宋翰林学士王珪书写,可惜早年失传,现集字而成,立于普明塔旁,碑拓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二碑,是明代文微明所写,因寺失火,仅存残碑一块,剩下不到10字,展示在碑廊墙内。第三碑,为清代俞樾所写,保存完好,现市面上常见的即其拓本,陈列在碑廊内。第四碑,恰为同姓同名的张继于1947年书写的,摆在普明塔院内。第五碑,是革命先驱李大钊书写的,列在寒山别院松茂亭内。第六碑,乃当代书画大家刘海粟书写,不亚于俞樾所书,置于寒山寺碑廊内。第七碑,由革命前辈陈云所书,竖在“枫桥诗碑廊”内。值得一提的是,在寒山别院的最南端,兴建了一块巨大诗碑:总高为15.9米,总重为388.188吨。正面,镌刻着清代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背面,镌刻着乾隆皇帝手抄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后上下,共有28条蛟龙,条条活灵活现。碑身,矗立于水池之中,寓意张继夜泊枫桥时水波涟漪、渔火点点的情景。它与大钟一起,也入选了“吉尼斯”名录,成为“中华第一诗碑”。
走出法堂,回顾参观,顿生体会:寒拾、古钟、诗碑为古寺三宝,和合、钟声、诗韵为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