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诗词曲五首》内容要点梳理汇总
十五从军征
一、相关资料
1?“乐府”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
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
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 生要服两次兵役。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 ,父子世代为兵。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
兵制”。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二、 诗歌大意。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 “我家里面还有
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
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 儿都做好了,去卩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品味赏析
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
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残酷的兵役制度。在汉朝,男子 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 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
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远塞 松柏冢累累
T 「狗窦 兔入
一近看 JI 梁上 雉飞
中庭 旅谷
L井上 旅葵
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一一
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一一
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言之成理即可)
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 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 ),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 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 岑”。
二?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 ,而武判官即
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相关介绍一一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 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 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 喻。
三、 疏通大意。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四、 内容要点。
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
线索:一天雪景的变化。
痂白雪歌,,— 咏雪(天气情况)
“送武判官-L归京”
“送武判官-
L归京”
▼人物(诗人、武判官)
「事件(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句)从不同侧面咏雪。
第二部分(11-18 句)送别「
第二部分
(11-18 句)送别
I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3.说说诗人写雪景的顺序。
北凤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O「
L总写
忽如…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口丿
尸帐外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口「
帐内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J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