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辉煌的高峰 ——李杜二蜀诗探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辉煌的高峰 ——李杜二蜀诗探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辉煌的高峰 ——李杜二蜀诗探讨 教学设想: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李白、杜甫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应该通过诵读品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诵读《蜀道难》时,结合关键词句,要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诵读《蜀相》时,结合关键词句,要体会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进一步体会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学习重点之二应该是感受李杜身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写作交流,联系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加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对青少年提出更高的要求 。 教学目标: 1.赏读诗歌,品味风格,体悟作者的情感。 2.探究交流,感受诗人厚重的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点拨法 多媒体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在这千峰竞秀的大唐诗坛上,耸立着两座辉煌的山峰。一座是“诗仙”李白,他飘逸洒脱,豪气干云;一座是“诗圣”杜甫,他沉郁顿挫,心系苍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杜的两篇伟大诗篇《蜀道难》《蜀相》。 学习目标展示 活动一:赏读诗歌,品味风格 1、李白杜甫的两位忠实粉丝进一步解读诗人。 2、学生讨论交流,师点拨。(边赏析边诵读来展现他的这种浪漫主义激情) 《蜀道难》 [生交流]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诵读指导: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诵读指导:读出悲壮的气势) ③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诵读指导:“百步九折”要重读且慢度,读出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诵读指导①重点强调尚、和愁。②拉长“尚”和“愁”,到两句诗后面略慢,稍轻。) = 5 \* GB3 ⑤“连峰去天不盈尺……飞湍瀑流争喧豗“——诗人先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诗人一开始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等景物,给人以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之感;接着写飞湍、瀑流、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山川的惊险,令人惊心动魄。(诵读指导: 读得快一些。语调再加重) [师小结]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1)李白的诗具有非常强烈的思想感情。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2)多种手法的运用。大胆的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并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奇丽惊人的幻想来描绘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抒发美好的理想愿望和强烈的感情。 (3)语言上灵活多变,句式参差不齐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 (4)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蜀相》 过渡语: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交流] ①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师诵读指导:“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 ②“自”“空”二字巧妙——“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师诵读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③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师诵读指导:“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