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先根据已有知识了解第三周期元素的机构特点,通过结构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再给学生讲解,判断元素的得电子和失电子能力强弱的依据,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与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引出本节内容的主题。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钠、镁、铝于水反应、与酸反应的性质惊醒对比,对所学过的钠、镁、铝三种金属的性质进行复习,再总结出其性质的差异,让学生找出其性质的递变关系,和前面所学的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进行对照,并分析这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推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再根据课本内容分析所学过的硅、硫、氯的性质分析,包括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等等,然后进行相应的总结,总结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最后总结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子排布、化合价、得失电子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以及所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最后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
测评练习
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 Si、P、S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C. C、N、O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 P、S、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2.下列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的是( )
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少
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多
C. 1molA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多
D. 常温是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3. 下列不能说明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 ②⑤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4.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的单核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R位于第4周期ⅥA族
B. 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
C. 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D. R的阴离子具有强还原性
5.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XYZ B. 单质的氧化性:XYZ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 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的一节内容,学生对原子结构在初中就有了一定的认识,而现在又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详细的认识,对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了全面的学习。然后又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周期表元素各种性质的递变规律还不清楚,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相应知识的应用还不是很自如,知识之间还不能融会贯通,提出一点知识,学生还不能想到前面所学的相应的内容,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记忆还不牢固,应用也不熟练,做题时遇到相应的知识学生还不能迅速想到,一些知识的变通学生更无从谈起。所以在介绍同周期元素的递变关系时,一定要抓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递变关系,让学生在整体上先有一个认识,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照顾大多数学生,以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夹生饭的现象。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简单的应用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判断同周期的元素的性质变化。通过让学生做题,发现学生能初步应用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熟练。
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生学习化学,特别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本节教材编排在学生学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希望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之后能够有以下收获:①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的关系,并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②对《化学1(必修)》和初中化学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③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本教材通过探究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学习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本教材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注意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足球斜传直插二过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足球斜传直插二过一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交通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交通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亦真亦幻话诗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亦真亦幻话诗意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人口迁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人口迁移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校本课程_【家庭教育】节约styl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Unit6 lesson 2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Unit6 lesson 2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蜀道难 蜀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数据的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数据的计算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校本课程_中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校本课程_中职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A new exploration on how to continue a story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