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森林生态学课程
第一节 风因子
第1页/共46页
第一节 风因子
二、风对植物的影响
1. 风媒风播:许多森林优势树种,依靠风来传粉。
许多树种的种实靠风传播,如落叶松、槭、榆、桦、
杨、柳等。
第2页/共46页
第一节 风因子
2. 风对植物形态、生理活动的影响
生理活动:加速植物的蒸腾
形态:旱风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其植株偏小。
长期的单向风会使树木长成旗形树冠。
第3页/共46页
第一节 风因子
3. 风的破坏力
超过10m/s的大风,对树木有破坏作用。如风倒、风折。
第4页/共46页
第一节 风因子
三、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物质气态循环的主要动力
2. 携带污染物质
3. 通过风倒、风折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
第5页/共46页
第一节 风因子
四、森林群落的防风效应
第6页/共46页
第一节 风因子
第7页/共46页
以色列 沙区植被建设与防护体系
灌木防护体系
稀树草原化工程
防护林建设
第8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一、森林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地壳表层经风化、腐殖化作用及其产物
的移动而形成的疏松部分。
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下产生和发育起来的土
壤。
森林土壤具有其他土壤不具备的三种成土因素:
森林死地被物、林木根系和依靠森林生存的特有生
物。
第9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二、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林木生长
(一)母岩与土层厚度
1. 母岩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通过土壤对林木的生长产生影响
如,花岗岩上发育的土壤呈沙壤质或壤质,通透
性能好, 呈微酸性反应,油松。石灰岩上发育的土
壤呈中性至微 碱性反应,质地细,侧柏。
通过本身的特征影响根系的生长。
如母岩的解理性影响根系的伸展
第10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土层厚度影响森林组成、结构、林木的生长和 森林的生产力。
如云南中甸云峰山,土层薄的地方为落叶松, 厚的地方为落叶松和高山栎的混交林。
华北地区,浅薄土壤为油松,稍厚为辽东辽东栎和 蒙古栎;深厚土壤上为椴、白蜡、槭树。
第11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二)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1. 土壤质地:
组成土壤的矿质颗粒,即石砾、沙、粉沙、粘粒的相对含量。
根据质地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砂土:疏松,通气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力差,宜耕性好。
粘土:粘结性强,通气透水差,保水保肥力强,湿时粘重难耕,干时坚硬。
壤土:比较适宜。
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养分和水分的保持及通气性方面
具有明显不同,影响林木根系的生长和分布。
第12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2. 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的排列状况,如团粒状、片状、柱状、块状、核状等。
团粒结构是林木生长最好的土壤结构形态。
(三)土壤水分和空气
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幼苗的存活和树木高、径生长;土壤水分过多,尤其是地下水位过高,会导致土壤缺乏O2,阻碍根呼吸和吸收养分。土壤中,植物根系、动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质的分解不断消耗O2,放出CO2,使土壤空气中O2少,CO2多。
第13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四)土壤温度
1. 影响根系的生长温带植物,2~5℃之间;温暖
地区,10℃以上才能生长。
2. 影响根系对矿物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第14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三、土壤的化学性质与林木的生长
(一)酸碱度(pH值)
1. 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影响矿质元素的有效性
影响微生物的活动
如pH值小于6,固氮菌活性降低;pH值大于8,
硝化作用受限制。
影响植物的生长。
pH值小于或高于9,多数植物根细胞的原生质受到损害。
针叶树:~;阔叶树~;大于多
数树种难以生长。
第15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二)土壤养分元素
1.土壤养分元素的来源:
矿物的风化;土壤有机质;生物固氮。
2.养分元素的保持和释放
土壤养分元素主要保持在有机碎屑物、腐殖质和
不溶性的无机化合物中。
植物吸收的养分主要是由土壤胶粒吸附的养分元
素和土壤溶液中的盐类。
第16页/共46页
第二节 土壤因子
四、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遗体、分泌物、
排泄物以及它们的分解产物组成的。
森林中植物的凋落物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