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课件 (三)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使用误区 1、抗菌药是消炎药、退烧药 2、用抗菌谱越广的抗菌药越好 3、抗菌药外用 4、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 5、频繁更换抗菌药 6、疗程过短、或过长 7、输液治疗 1、按照适应症选药 正确的细菌学诊断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基础,选择有效的药物,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使所选用的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适应。 抗菌谱 主要抗G +:青霉素G、一代头孢菌素、大环类酯类、磷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类 主要抗G- :氨基糖苷类、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 抗菌谱 厌氧菌:甲硝唑、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 支原体:四环素、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 衣原体:氯霉素、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 广谱抗菌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碳青霉烯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四代头孢。 2、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 ①吸收 口服后吸收程度不一致,青霉素G口服后吸收量为10~25%,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口服不吸收。 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 ②分布 骨组织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喹诺酮类 前列腺:氟喹诺酮类、SMZ、四环素、大环类酯类 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 血 脑 屏 障 磺 胺 类 氯 霉 素 类 多肽类 甲 硝 唑 大 环 类 酯 类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林 可 霉 素 类 喹 诺 酮 类 磷霉素 β内酰胺类 按照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和疗程 ③代谢 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药酶的催化下进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肝药酶,该酶系统易受药物的诱导或抑制。大环类酯类、磺胺类、异烟肼、利福平可干扰其他药物代谢而产生中毒症状。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 临床药理教研室 抗感染药物是一类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是来源于微生物并具有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作用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一)概念 概念 病原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真菌、原虫等 二、分类 1、β-内酰胺类 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毒性最低,疗效确切。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 窄谱:青霉素(抗G+ ) 长效:苄星青霉素 耐酶: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 广谱: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抗G-:哌拉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 青霉素类 1、繁殖期杀菌剂 2、时间依赖型抗菌药 3、使用前必须做皮试 4、应现配现用,快速滴注。 5、对酸碱均不稳定,禁止与任何药物同瓶滴注。 6、不宜与抑菌药联用 头孢菌素类 一代(抗G+) :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 二代:头孢克洛、头孢呋辛 三代( 抗G-):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噻肟 四代:头孢吡肟 头孢菌素类 1、一代头孢,有肾毒性。 2、三代头孢,有出血倾向,头孢哌酮最易诱发出血倾向;有免疫抑制作用。 3、快速滴注。 4、繁殖期杀菌剂 5、时间依赖型抗菌药 6、不宜与抑菌药 联用 2、氨基糖苷类 作用机制: 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 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 氨基糖苷类 1、静止期杀菌剂 2、口服不吸收 3、有耳、肾毒性,不宜与万古霉素、一代头孢等肾毒性药物联用。 4、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5、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 3、大环类酯类 作用机制: 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 红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大环类酯类 1、快速抑菌剂 2、抗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 3、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与特非那丁、息斯敏合用。 4、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大环类酯类 5、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6、浓度依赖型抗菌药 7、可以与β-内酰胺类合用,注意先杀后抑。 8、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调解免疫,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类 1、快速抑菌药 2、适用于骨组织感染 3、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 4、可引起伪膜性肠炎 5、缓慢静滴(大于1小时) 5、喹诺酮类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喹诺酮类 1、快速杀菌剂 2、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 3、18岁以下儿童禁用、65岁以上慎用 4、忌与碱性药物合用 5、可引起光敏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6、四环素类 作用机制: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四环素、土霉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 四环素类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