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癌中医治疗临床路径
(2012 年 1 月修订)
一、大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 ICD-10 编码: C18.902)。
行大肠癌切除术后不愿放化疗者或不能放化疗者, 行大肠癌切除
术后复发转移者,大肠癌晚期未行手术且不愿放化疗者。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
肿瘤诊治规范·第五分册·大肠癌》 。
2 、证候诊断
诊断标准: 参照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的 《肿瘤中医诊
疗指南》,并结合我院特色进行修改,大肠癌临床常见证候:
(1)热毒雍滞型、 (2)痰瘀互结型、 (3)脾虚湿盛型、 (4 )气血两
虚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的《肿
瘤中医诊疗指南》,并结合我院特色进行修改。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结肠癌( ICD-10 编码: C18.902)。
2 、患者符合适用对象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 ICD-10编 码:C18.902)的患者。
2 、患者符合适用对象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
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隐血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 )心电图
(4 )肿瘤标志物
(5 )胸片,必要时肺部 CT (肺转移患者)
(6 )腹部 B 超或腹部 CT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
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血型、配血、超声
心动图、 PET-CT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热毒雍滞型
主症:腹部疼痛阵作, 大便次数增多, 下脓血和粘便, 里急后重,
寒热腹胀,舌苔黄腻,脉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化滞
方药:龙葵 30g、石见穿 30g、舌蛇草 30g、半枝莲 30g、莪术
10g、川楝子 10g、木香 10g、土茯苓 30g、米仁 20g、红藤 30g、败
酱草 30g、地榆 10g、藤梨根 30g、马齿苋 30g
(2 )痰瘀互结型
主症:胸闷膈满,面黄虚胖,呕吐痰延,腹胀便溏,腹部可扪及
包块, 质地坚硬, 固定不移, 舌边暗紫, 或质紫, 或见瘀斑, 脉细涩。
治则: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方药:夏枯草 30g、牡蛎 30g、拔契 15g、山慈菇 15g、穿山甲
10g、三棱 10g、莪术 10g、半夏 10g。
(3)脾虚湿盛型
主症:腹部胀满作痛, 大便带粘液或脓血, 胃纳不佳,形体消瘦,
腹部可扪及包块,苔白或腻,脉细。
治则:温补脾肾,健脾化湿
方药:黄芪 30g、白术 10g、茯苓 15g、山药 10g、生熟苡仁各
20g、舌蛇草 30g、石见穿 30g、焦楂曲各 15g、炒谷麦芽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