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藏象五脏;关键内容;第一节 藏象学说;
一、藏象与藏象学说基础概念
(一)藏象
1、出处——《素问·六节藏象论》
2、含义:
藏象概念含有“藏”和“象”两方面。;?
;(1)藏与象关系
①藏象相通, 藏变象变
有藏才会有象, 藏和象是相通; 有藏功效改变, 才会有象改变。(有诸内必形诸外)
②司外揣内, 以象测藏
藏是象内在本质, 象是藏外在反应。(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二)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是采取“以象测藏”方法, 研究人体各脏腑形态结构、物质基础、生理功效、病理改变及相互关系, 以及脏腑与体、华、窍、志、液, 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学说。
;古代解剖知识;藏象学说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整体观
1、五脏与六腑阴阳表里配合, 组成一个整体。
2、五脏与体、华、窍、液联结成一个整体。
3、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亲密相关。
4、五脏之间协调平衡——不仅是确保人体平衡关键, 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平衡关键。;(二)含有时空观念结构功效模型
藏象学说形成, 即使依据了一定解剖知识, 但关键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 经过对生理、病理等表象及临床疗效信息观察分析, 生理、病理和诊治相互印证、推导而成。
中医藏象理论重在研究脏腑器官功效活动以及结构关系, 而对其形态结构认识十分粗略, 有甚至难以确定其位置形态, 更不研究脏腑器官物质组成。 ; 脏腑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 《素问·五藏别论》: “所谓五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 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
;第二节 五脏
五脏, 即心、肝、脾、肺、肾合称。在经络学说中, 心包络也作为脏, 故又称为六脏。
本节关键内容:
1、五脏关键生理功效和生理特征;
2、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关系。;心; ;(一)概述
位置: 位于左胸腔, 两肺之间, 膈膜之上, 外有心包。
形态: 心脏尖圆, 形如倒垂之莲蕊。
生理功效: 主血脉, 主藏神。;外在联络: 在体合脉, 开窍于舌, 在液为汗, 其华在面, 在志为喜。为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别称: 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特征: 喜清静内守, 恶热
属性: 阴阳属性为阳中之太阳, 五行属性为火。
经络: 手少阴心经, 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 ;(二)心关键生理功效
自明·李梴《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以来, 通常认为血肉之心主血液运行, 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1)含义: 心主血脉, 是指心含有促进血液生成、推进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作用。; ? 化血: 水谷之精奉心化赤
而为血
主血─
运血: 心搏动推进血液
心主 运行(诸血者, 皆属于心)
血脉
主脉 指心气推进和调控心脏搏动
和脉管舒缩, 使血流通畅;(2)机理:
关键有以下多个方面: ;心血脉关系;(3)意义
①生理表现
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
面色----红润光泽
舌质----舌体红活荣润
胸部感觉----舒畅;面色红润光泽;②病理表现
心气虚----行血无力: 心悸, 气短, 胸闷, 脉微弱无力
心阳虚----血寒则凝: 胸闷, 胸痛, 唇舌青紫, 面色晦暗, 脉沉迟或细涩
;面唇舌晦暗(灰黑); 2、主藏神
(1)含义: 心主藏神, 又称心主神明, 是指心含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和人体心理活动功效。
(2)神含义: 人体之神,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心所藏之神, 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广义之神, 又包含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3)机理:
心主血脉, 血液是神志活动物质基础, 神是血液功效表现。
大家经过实践发觉, 血少人精神意识受到影响(意识模糊→昏迷→死亡)
《灵枢·营卫生会》说: “血者, 神气也。”;①主宰人体生理活动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统帅、调整脏腑形体多种功效活动。;主血脉: 心生血、行血;②主宰人体心理活动
心含有接收外来刺激, 并作出正确反应能力
《灵枢·本神》指出: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风力发电装置技术规范.docx VIP
- 歐姆龍AOI_OMRON自動光學檢測機編程培訓手冊(完美精華版).pdf VIP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pdf VIP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钢筋笼吊装验算书.doc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作文批改与评价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国仪表协会标准 ISA TR 88.95.01-2008 一起使用ISA-88和ISA-95.pdf VIP
- DB32T 4797-2024 旅游警务服务规范.docx VIP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docx VIP
- 影视传播概论4.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