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章法论(上)
一幅书法作品是一个宇宙,体现着书家心灵的
秩序。成功的作品,违而不犯,和而不同,错杂、变
化又和谐统一,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感。这决定
于书家超群的章法布置能力。章法因不是具体的笔法
技巧,古人对它的论述其实并不多,而且很笼统。为
了揭示章法的形式奥秘,有必要回顾一下古典书论的
相关论述,对传统章法研究作一个检讨。
一、传统章法研究的检讨
古人对书法创作中的章法留心很早,传为王羲之
的 《笔势论》中说: “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上下得所,
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不可孤露形影。”
这里既讲到上下字之间的桕承接,左右的映带,
也讲到了行距之间空间的分布,一篇的上下得所,和
谐统一。似乎章法的各个要素都谈到了。明代的解缙
沿着这个思路论布置: “一篇之中,可无洁矩之道乎 ?
上字之于下字, 左行之于右行, 横斜疏密,备有攸当。
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若布阵:纷纷纭
纭,平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昔右军
之序 《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
亏一分太短。”
以后备家论书法,有两种意见值得注意。一是董
其昌的论述。他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
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余见米痴小楷作 《西园雅集图记》,
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
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
生,或大或小, 随手所如, 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
“其直如弦”,讲的是每行字轴线布置在中轴线上。
这个思想以后发展为邱振中的“轴线说”。
轴线管领的是每一行字的安排。 傅山认为“一行有
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意思也与董其昌同。
一行字安置得当,就是要贯气,并且要有姿态上
的映带,节奏上的大小错杂。这样,一行的笔意就有
丰富的情感律动,写好了每一行,整篇的情势和意境
就圆满了。
还有一个是蒋骥,他在《续书法论》中说: “篇
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
处俱续。观古人之书, 字外有笔、 有意、有势、有力,
此章法之妙也。 《玉版十三行》章法第一,从此脱胎,
行草无不入彀。若行间有高下疏密,须得参差掩映之
趣。”
除了运实为虚、以虚为实这些基本要素外,他还
看到了章法外的笔、意、势、力。这不但讲到局部之
妙,还讲了字外之妙。这字外之妙正是章法的核心。
蒋骥的儿子蒋和将这个思想变为“内气”与“外气”之说,
认为: “一字八面流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
内气言笔画疏密、轻重、肥瘦,若平板散涣,何气之
有?外气言一篇之虚实、疏密、管束、接上、递下、错
综、映带,第一个字不可移至第二字,第二行不可移
至第一行。 ”这样说就显得更全面了,内气与外气的相
通,就是整篇的气韵生动。
此外包世臣提出了“大小九宫之说”,也是很有道
理的。蒋骥则有“九宫新式”之说,意思相近,都有合
理的内核。
当代研究书法的学者中,宗白华对章法的研究仍
停留在古人的圈子里。 1962 年发表的 《中国书法里的
美学思想》一文,其中章法一节重复了字体结构三十
六法中的“相管领”与“应接”二条的思想,只是阐释得更
通俗具体一点。他说: “‘相管领’好像一个乐曲里的主
题,贯穿着和团结着全曲于不散,同时表现出作者的
基本乐思。 ‘应接’就是各个变化里相互照应,相互联系。
这是艺术布局章法的基本准则。”用音乐来类比“相管
领”的含义,并归结到全局,应该说理解到位。“应接”
突出字之间的照应与联系,也顾及到了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叶,学者邱振中的《章法的
构成》用一种新的语言,以“轴线图”建立起他的理论
模型。他认为,“章法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单字
轴线缀合系统和分组轴线缀合系统。两大系统包括了
书法史上的一切作品。”“轴线图”,单字轴线分为:前
轴线时期,分析殷商甲骨和青铜器铭文书法;轴线联
缀的发展期,分析春秋至明清的作品;分组轴线又能
分为两晋南北朝、唐代狂草、黄庭坚、明代草书。其
中不乏精彩、新颖之见,尤其对黄庭坚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