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魏书·崔浩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少好文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时人莫及。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造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浩参观天文,考定疑惑。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劝太宗迁都。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民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部,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蠕蠕①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服。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曰:“唯此二人,与朕意同。”
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浩曰:“陛下不以刘裕③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足以动诸侯。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不从浩言。
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①谶书:预言吉凶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书。②蠕蠕:即柔然,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③欻:突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B.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C.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D.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阳:阴阳是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阴阳相冲化万物,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
B.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谥号,开国皇帝的益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
C.桑梓:桑树叶可以养蚕,果可食用酿酒;梓嫩叶可食,皮可人药,古人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桑梓”经常被用来代称“故乡”。
D.卒:中国古代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人死了,用字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浩少时很喜爱文学,天文历法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多涉猎,自认为当时的人没有能和他相比的。
B.崔浩据理力争,在是否迁都一事上,他从实际出发,深谋远虑,提出合理建议,深得太宗信任。
C.崔浩坚决反对太宗趁刘裕之死攻打洛阳,崔浩引经据典力争,最终未能说服太宗。
D.世祖即位后,世祖身边的人都嫉妒崔浩正直,一起排挤诋毁他,最终被诛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民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
译文:
(2)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
译文:
5.崔浩认为迁都邺城不是长久之策的理由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归纳。(3分)
【答案解析】
1.C。解析: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2.B。解析: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
3.A。A项“自认为”错,无中生有。
4.⑴东部州郡的人,常以为国家处于辽阔大漠之地,人畜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无算”1分,“牛毛之众”1分,句意2分)
⑵现在应该派人前去吊唁祭奠,慰问他孤苦羸弱的儿女,体恤他的不幸灾难,这是(展示)美德的作为呀。(“存”1分,句式1分,句意2分)
5.崔浩认为迁都邺城不是长久之策的理由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归纳。(3分)⑴留守平城,不露虚实。⑵占住平城可威震山东。⑶来春依靠乳酪菜果度过灾荒。(一点1分,意合即可)
【参考译文】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从小爱好文学,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太祖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太祖晚年,用法严峻,内廷许多亲近的人,因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没有人不逃避躲藏,只有崔浩恭谨勤勉不懈怠,有时整日不回家。崔浩就是这样,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
太宗初年,被授官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喜欢天文地理及八卦,听说崔浩讲解易经以及洪范五行学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张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章纶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郑和传》(附答案解析).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朱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南史-范云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南史-刘裕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南史-马仙琕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南史-齐书-王敬则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南史-萧憺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清史稿-曾国藩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魏书-崔休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魏书-郦范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1.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魏书-苏湛传》(附答案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褚遂良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窦轨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1.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房玄龄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高俭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高适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