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面塌陷类型及其发生、分布规律.pdfVIP

岩溶地面塌陷类型及其发生、分布规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溶地面塌陷类型及其发生、分布规律 近年在一些城市圈内的隐伏岩溶分布区,岩溶地面塌陷时有发生。如武汉、广州、 深圳等大城市,由隐伏岩溶造成覆盖层地面塌陷曾导致居民财产严重受损,或建筑工程 停顿,或堤防受损加固,其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其中以武汉市最为突出,2000年4月近 郊的烽火村出现22个塌陷坑,造成49栋农居楼房易地重建,经济损失500余万元;2008 年4月汉南纱冒镇邻近长江大堤发生地面塌陷,仅加固堤防就耗资近 3000万元;深圳 某体育中心,施工过程中发生地面塌陷,不但使工程停顿,还增加了大量勘探工作和加 固费用,总增加投资超过1000万元。由此可见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之大。 岩溶地面塌陷这一不良地质现象,似乎是大家都熟知的一种地质灾害。但事实证明, 许多人对它的实质含义、类型、发生及分布规律并不真正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比 如一遇到地面塌陷就误认为是地下溶洞发生垮塌,这类塌陷本来是一种自然的物理地质 现象,人为活动在多数情况下是诱发因素,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成为主导因素。但在塌陷 发生后,往往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追究人为责任,而不去深入探讨自然规律。有鉴于此, 特作如下阐述。 一、定义 所谓“岩溶地面塌陷”,是指隐伏在第四纪覆盖层下的可溶岩中存在岩溶空洞,且 存在与覆盖层相连的通道。在某些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覆盖层物质沿着岩溶通 道漏失到岩溶空洞中,引起覆盖土体发生塌陷,导致地面出现塌陷的自然现象。这里要 强调两层含义,一是“地面塌陷”,二是“覆盖层土体”塌陷,而非可溶岩溶洞塌陷。 二、机理 不同地质条件具有不同的塌陷机理。最早流行的是“潜蚀”机理。上世纪 80 年代 出现了“真空吸蚀”机理。本文提出“潜蚀——液化——漏失”机理。实际情况是三种 机理并存,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塌陷符合不同机理。 1、潜蚀机理 所谓“潜蚀”是泛指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带走土中物质的机械作用过程。岩溶 1 地面塌陷过程中的“潜蚀”一般是发生在土岩接合面附近的土中。最有利于发生潜蚀的 条件是覆盖层为粘性土,且岩溶地下水位已脱离基岩顶面降至岩体中而在地下水位以上 存在饱气带,亦即岩面上下地下水的垂直循环带。由于基岩面的高低变化,特别是在溶 沟、溶槽中易形成土层底部的小径流,在漫长的潜蚀过程中将土中物质带入溶洞中,在 上覆粘性土层中形成“土洞”。当土洞顶板土层超越自撑能力时,发生地面塌陷。土洞 形成要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岩溶地下水位低于土岩界面,二是土岩界面高差较大。因此, 土洞多数分布在山前或山间谷地。 2、潜蚀——渗流液化——漏失机理 这是一种混合类型。当覆盖层为二元结构冲积层且冲积层下部饱和粉土、砂、砾石 层直接盖在岩面之上时,在粉土、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水与可溶岩中的岩溶裂隙、管道 水发生直接联系,形成统一运动情况下,由于水位不断升降变化,尤其是岩溶地下水位 或承压水头低于孔隙水位时,发生垂直渗流。先是在粉土、砂、砾石层中发生潜蚀作用, 形成“漏斗状疏松体”,进而因垂直渗流加剧,局部水力坡度加大,砂、砾石土呈液化 状态流入岩溶空洞,地面出现塌陷坑。 3、真空吸蚀机理 所谓“真空吸蚀”是指岩溶地下水在大量抽取或因矿井大量排水后水位在短时间内 急剧下降过程中的“活塞”作用下形成负压至真空状态。在这种负压或真空作用下,覆 盖土层对应岩溶地下通道的薄弱位置在瞬间产生陷坑或陷洞。这种由负压或真空对覆盖 层的抽吸作用称为“真空吸蚀”。这种作用所产生的塌陷确实存在,但主要发生在矿山 地区和集中抽取岩溶地下水的群井水源地,有时也发生在公路、铁路隧道施工的突水地 段。这种因“真空吸蚀”产生的塌陷坑往往成群出现,在短时间内可产生几十甚至上百 个陷坑或陷洞,其危害相当严重。是否会发生真空吸蚀,主要有两个特殊条件:其一是 大量抽排岩溶地下水,水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其二是覆盖层对地下岩溶有良好的封 闭作用,能使在水位下降的过程中形成充分的负压或真空。这两个条件就决定了这类塌 陷分布的特殊地域性。比如在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区和排泄区(可溶岩出露区)和不存在 水位急降条件的地区,就不易发生这类塌陷。 上述三种机理是指三种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塌陷过程特点,也就是说不同条件符合不 同机理。其共同特点是,必须具备岩溶空洞及联系通道和地下水的运动,所不同的是覆 2 盖土层与岩溶的组合性质不同和触发因素不同。前两者机理是以自然因素为基本因素, 最后一种则以人

文档评论(0)

lcmynlzq52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