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知录》中教育思想微探
内容摘要:
《日知录》是一部政治学术论著,由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编著而成。《日知录》中提到的求实的学习态度,博学于文的求学方法以及行己有耻的道德观,都给今天的教育提供了一些启发。
关键词:《日知录》求学 做人 经世致用
正文:
明代的著名学者顾炎武用其一生的心力写成《日知录》,用他的话来说,叫做“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顾炎武之所以撰写《日知录》,其根本动机就在于“拨乱涤污”,“法古用夏”,《日知录》是倾注了他心血的结晶。顾炎武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在书中的一些观点,都带有经世致用的色彩。他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对于我们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于学习:
一、求学态度:“求实,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自述其文学宗旨的时候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末,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谈,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他在以上论述中明确认为,文学存在的价值在于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认为这样的文章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则多一篇之益;同时他也明确表示,既反对讲怪力乱神之事的“无稽之谈”,也反对盲从迷信、以他人之思想为思想的“剿袭之说”,更痛恨为专制统治者歌颂升平、粉饰黑暗的“谀佞之文”。他认为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有损于己而无益于人,多一篇则多一篇之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读书人为求闻达富贵,往往要通过给达官显贵上书的途径。这种“投知求见之文”,通常对达官显贵极尽奉承之能事,甚至有全然不顾事实而为大贪官歌功颂德者。顾炎武以韩愈早年所写的《上京兆尹李实书》与后来在《顺宗实录》中对李实的描写加以对比,来告诫那些一心想得到达官显贵赏识的读书人,“少年未达,投知求见之艾亦不可轻作”,特别是千万不可昧着良心地说瞎话。唐顺宗永贞元年,京畿大旱,韩愈作《上京兆尹李实书》,对李实处理这次灾荒的“政绩”大加赞美,其言日: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所见公卿大臣不可胜数,皆能守官奉职,无过失而已。未见有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如阁下者。今年以来,不雨者百有余日,种不入土,野无青草,而盗贼不敢起,谷价不敢贵,百坊百二十司六军二十四县之人皆若阁下亲临其家,老奸宿赃,销缩摧沮,魂亡魄丧,影灭迹绝,非阁下条理镇服,布宣天子威德,其何能及此!其实,李实乃是一个十分贪婪和残暴的大贪官,韩愈所写的这段颂扬李实的话,乃是他为了得到李实的赏识和提携,而随意编出来的。这正是顾炎武所批评的“文非其人”的一个典型例证。不久,唐朝发生了永贞革新,大贪官京兆尹李实首当其冲地被贬为通州长史,韩愈作《顺宗实录》,对李实如何处理永贞元年京镶地区的灾荒又作了与《上京兆尹李实书》完全相反的描述:实谄事李齐运,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腹,不顾文法。是时春夏旱,京畿乏食,实一不以介意,力务聚敛征求,以给迸奉。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至坏屋卖瓦木,贷麦苗以应官。陵轹公卿已下,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尝有诏免畿内逋租,实不行,用诏书征之如初。勇于杀害,人吏不聊生。至谴,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
顾炎武在引述以上两段话以后,感慨地写道,《顺宗实录》的记载与前此所上李实之书简直是完全不同。将两者相比较,《上京兆尹李实书》中所说的那些献媚之词岂非笑柄!顾炎武认为,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儒韩愈之所以会闹出如此贻笑千古的大笑话来,究其原因,“岂非少年未达,投知求见之文,而不自觉其失言者邪?后之君子,可以为戒。”顾炎武的这一论述,对于针眨学界流行的趋炎附势的浮躁恶劣的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求学和作文一定要脚踏实地,并且能够有益于天下百姓,这才是值得称颂的。
二、求学方法:“博学于文”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就人的等级划分而言,孔子从知的角度把人划分为三类: “生而知之”的上等人,“学而知之”的中等人,“困而学之”的下等人。“生而知之”的上等人是不需要学习的,因为此类人具有天赋之“智”; “困而学之”的下等人的“智”较低,虽学难知,故没有学的积极性,非无奈而不学;而就“学而知之”的中等人而言,其“智”较高,一学便知,所以有学的积极性。
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者”,不过他还是强调和肯定了“学而知之”是一般人求“知”的唯一途径。后人虽然都认同孔子的“知”要从“学”中来的观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