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世界的魔法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主宰世界的魔法石 1985年,苏联安全部门接到情报,中非某部落拥有一块具备神 奇魔力的球状石。科学家怀疑它是一种蕴藏巨大能量的反物质。 后来 美方截获相关情报,扮成专家的苏联特工和美国特种兵先后潜入非洲 丛林抢夺宝物,双方展开激烈枪战。苏联特工抢先得手,将魔法石秘 密运回国内。 秘密情报称非洲有魔法石 千百年来,人类对超自然物质的探寻从未停止过,就连最务实 的国家安全机构也不例外。上世纪 80年代,美苏特工就曾为一块传 说中的 魔法石 明争暗斗。几名前苏联特工讲述了这次绝密行动。 事情发生在1985年,当时苏联举办了世界青年和大学生联欢 PAGE PAGE # 节。情报人员阿纳托利回忆道: 在联欢节的一次活动中,我们获得 一条非同寻常的情报:非洲中部某丛林部落拥有一块神奇的石头, 谁 得到它,谁就拥有了无边的法力。 一纸报告呈到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 (即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 夫的办公桌上。报告对这块 魔法石 作了详细描述:球形,直径约 15厘米,虽然不大,却异常沉重。部落首领代代相传,据说有起死 回生之效。宝石可在黑暗中发光,而且触之即热。报告建议立即派人 潜入当地部落,夺取宝物。 前克格勃特工米哈伊尔说: 我们随即展开紧锣密鼓的策划行 动。此时非洲发生的一起灾难更让人产生联想。1985年8月21日, 喀麦隆西部的尼奥斯湖区发生强烈爆炸,爆炸产生异常气体,导致 1746人死亡,当地所有家畜、鸟类甚至爬行动物全遭灭顶之灾。科 学家推测,尼奥斯湖底可能有反物质。此事一出, 魔法石一事更是 无人怀疑。 与美国特种兵激烈枪战 那个年代,苏联向非洲 输出 社会主义的运动正如火如荼。他 们常年向那里派遣许多援非专家,其中当然也有特工。 1985年11 月,一批特工以专家的身份,持外交护照前往非洲。米哈伊尔说:我 们在当地的同志早已找到可靠的向导, 并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特工 的身份是民族学家。 此时,前方行动小组突然接到来自 总部 的情报,总部 与驻 非机构的往来电报被美国情报部门截获,美国海军已向非洲派出特种 兵,目的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抢在苏联前面获取宝石。克格勃特工小 组立即加快行动,几经周折,在向导的带领下找到了那个神秘的部落。 至于特工小组是如何搞到宝石的,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用一车卡拉 什尼科夫冲锋枪换的,有的说是用一台照相机换的,还有的说是用武 力抢到的。总之,这块神奇的宝物最终落到了苏联手中。 然而在回程途中,苏联的特工与美国特种兵碰个正着,双方在 丛林之中展开激烈枪战。一名参战特工回忆道: 我们最担心的不是 丢掉性命,而是怕留下尸体。一旦被美国人抓到人证,哪怕是死人证, 证明苏联特工以外交身份潜入非洲活动, 那必将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 波。 米哈伊尔讲道:美国人作了充分准备,甚至有武装直升机作掩 护。苏联特工且战且退,数人负伤,所幸无人遇难,最终成功逃脱 美国人的纠缠,退到利比亚境内,那里有人接应。美方死伤数人,到 了利比亚边界,不得不停止追击。 研究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苏联的民族学家们通过外交渠道将宝石秘密运回苏联,直接 送往克格勃下属的一家秘密研究所。那里的专家无法判定这块 宝石 的结构。于是,克格勃请来苏联科学院的顶级科学家。每一名专家事 先都签字画押,发誓绝不泄露机密。参与研究的一名科学家回忆说: 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了一份五年研究计划,然后开始研究。 我们使用了当时各种最先进的办法, 进行X光透视、超声波检测,放 在各种环境中观察,几百次称重量、测尺寸 我们发现,一接触这一 物体,它就发热 我们从物体表面刮下少许粉末进行化学分析,结果 还是一头雾水。 物理学家佩列佩尔金说: 这块石头成分复杂,外壳 像是一种坚硬的玻璃物质,里面有某种液体。当时有人怀疑里面的液 体就是一种反物质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千万要谨慎呵护,任何不当的移动都可能 引发不堪想像的严重后果 不仅会导致整个大洲的毁灭,甚至可能导 致整个银河系的大爆炸。 当时苏共二十七大召开在即,苏联党中央在等待着科学家们的 惊人结论。策划和参与夺宝行动的多名将军和特工受到嘉奖,科研人 员压力巨大。在百般测试均无功而返的情况下, 科学家们只有冒险采 取最后一招:在球形石头上打孔以获取内部物质。 他们给石头连上各 种传感装置,以便随时监测其构造及温度的任何一点微小变化。 打孔 工人一毫米一毫米地往里钻孔 结果是这样的: 魔水 从孔中流出。科学家经过化学检测得出 结论 这只是普通的海水。进一步研究发现,所谓的 魔法石 其实是 远古时期掉入水中的一块火山玻璃石,由于里面夹杂着多种矿物质, 因此具有奇特的热效应。 期待中的惊人发现没有发生。然而,所谓的 超物质、反物质 至今令科学界着迷。安全部门的实验室至今仍在进行着各种不为人知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