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效应分析的数字普惠金融跨国测度研究.docxVIP

基于空间效应分析的数字普惠金融跨国测度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空间效应分析的数字普惠金融跨国测度研究 沈燕 扈文秀 [摘 要]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如果能够科学地评价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各国政府就可以评估并修正本国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文章构建了一个适用于跨国比较的数字普惠金融评价体系,采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数据对105个国家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全球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全球分布溢出效果显著,并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北欧、西欧以及北美地区的高收入国家表现为“高高空间集聚”,东非和西亚地区中低收入及低收入国家表现为“低低空间集聚”。发展中国家政府为了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应增加其经济开放度,以吸收国际社会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同时,可借鉴中国和肯尼亚两国经验利用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难题,并且应该把提高金融素养作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可靠保障。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指数; 空间溢出效应; 金融素养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杭州G20峰会正式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及高级原则,标志着全球各国普惠金融升级到了数字普惠金融时代。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泛指所有运用数字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为,包括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手段为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的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既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对已有产品的数字创新,又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在各国的发展,如何度量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课题。只有科学、合理、准确地对数字普惠金融进行评估,各国政府才能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评判和修正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以促进普惠金融。同时,通过对各国间数字普惠金融普及程度的对比分析亦能够了解各国之间的差异,为借鉴他国先进经验提供科学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1.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研究 国外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近几年刚刚开始,Gammage S等,研究发现随着数字金融的普及,世界各国妇女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参与程度不断提升。Wibella N等运用技术接受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影响数字普惠金融被接受的因素,认为感知可信度是影响顾客使用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 宋晓玲和侯金晨[1]最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张贺和白钦先[2]、梁双陆和刘培培[3]又增加了门槛效应分析证实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徐敏[4]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各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和空间差异性,发现我国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性集聚性明显。 2.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 目前关于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展开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国内外关于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虽然北大数字金融普惠指数以及葛和平和朱卉雯[5]构建的数字金融普惠指数可用来测量中国国内数字金融普惠程度,但是其适用范围有限无法推广到其他国家。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较少,只有对各国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描述性分析,没有使用专门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围绕普惠金融的研究较多,这些文献中设计的指标体系以反映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为主,所涵盖的金融服务比较单一,无法反映数字金融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文章将在分析已有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数字金融的特点,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对105个国家进行跨国测度与比较,对比分析各国数字普惠金融实施效果与差距,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分布的潜在溢出效应。 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编制 (一)四维度指标体系 1.可接触性指标 可接触性指标指衡量居民是否能接触到或获得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数字金融产品的指标。即站在供给方的角度,测度各类金融机构给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在一个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当中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应该能够被客户很便捷地接触到,这是对金融体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普惠金融的基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有机会接触到金融产品,因此文章选择的能够反映数字普惠金融可接触性维度的指标包括:每十万人拥有金融机构网点数、每千平方公里金融机构网点数、每千平方公里ATM机数量、每十万成年人拥有的ATM数量、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2.使用情况指标 使用情况指标指衡量居民真正使用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数字金融产品程度的指标。仅仅让居民拥有一个银行账户对一个包容性金融体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客户能够使用它们。使用性是金融体系的生命力所在,它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核心。金融产品的使用方式有很多——存取款、支付、贷款、借记卡、贷记卡、汇款等。利用互聯网

文档评论(0)

16223f873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文档,就是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