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中风偏瘫60例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辨证治疗中风偏瘫60例观察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辨证治疗中风偏瘫60例观察 1 1 临床资料 1 2 结果 3 3 病例介绍 4 4 体会 4 文2: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 5 1 临床资料 5 2 治疗方法 5 3 结果 7 4 讨论 7 参考文摘引言: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辨证治疗中风偏瘫60例观察 文1:辨证治疗中风偏瘫60例观察 近30年来,笔者治疗了60例中风偏瘫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90例,均为本院及澄海中 医院 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50~83岁,平均±岁;全部均有急性发作史,属脑出血者17例,属脑血栓形成或脑梗死者43例;有中枢性面瘫31例,语言障碍11例,部分患者伴有烦躁、头晕、口干少津、耳鸣、偏盲、健忘或大小便改变。体检:伴高血压36例,伴颈椎病25例,伴糖尿病33例,肌力0~Ⅰ级28例,Ⅱ级32例,肌张力高13例,肌张力低47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冠心病8例,皮肤感染3例,月经不调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8岁,平均±岁;属脑出血者8例,属脑血栓形成或脑梗死者22例;合并血管、神经、感染等并发症11例,部分患者兼2种以上并发症,其中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资料经统计学均衡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偏瘫的诊断要点,肌力Ⅰ~Ⅱ级、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1]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拟定。分为2型:即(1)血虚挟瘀,经络阻滞型:头目眩晕,面色苍黄,唇舌淡白,肢体发麻,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语蹇言涩,健忘,或耳鸣,脉细涩无力或脉虚弱,舌淡苔白。(2)阳亢血瘀,经络阻滞型:头眩或痛、半身不遂,肢体发麻或肌肉润动,目盲视物不清、耳鸣、少眠多梦、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舌体活动不灵活、脉弦有力或涩,舌质红或带紫斑、苔白。 治疗方法 治疗组 血虚挟瘀,经络阻滞型(36例) 予和血活血,化瘀通络。基本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赤芍[3]、川芎[4]、桃仁、地龙各10g,红花4g(或藏红花1g),鸡血藤[5]20g,葛根15g,丹参[6]12g,田七3g。大约于发病后4~8天接服此方。加减药物:北芪15g,桑椹子12g,首乌12g,水蛭4g。水三碗半煎存八分,渣水二碗煎存六分,分两次在一天内服完。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阳亢血瘀,经络阻滞型组(24例) 治予平肝潜阳,化瘀通络。基本方:先煎石决明、毛冬青各30g,桃仁、归尾[7]、豨莶草、地龙各10g,冲田七3g,红花4g,天麻6g,川芎各8,桑枝30g,忍冬藤15g,全蝎3只。约于发病后第4天起接服。加减药物:路路通、穿山甲、赤芍、僵蚕各10g,蜈蚣2条,椿根藤15g。水三碗半煎存八分,渣水二碗煎存六分,分两次在一天内服完。连服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 对照组 用吡拉西坦(脑复康)片,每天3次;华佗再造丸6g,每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主要症状完全消失,血压达到正常范围,肌力达Ⅳ°以上,生活能自理者。显效:主要症状好转,体征大部分消失,肌力达Ⅲ°以上者,卧床患者能下床扶杖行走或扶杖改为弃杖而行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者。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经 治疗 后有所改善者。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无变化或有所加重者。30天为1个疗程,休息4天后继续下1个疗程的治疗。 2 结果 治疗组60例中,基本痊愈26例(血虚挟瘀经络阻滞型15例和阳亢血瘀、经络阻滞型11例),显效12例(血虚挟瘀、经络阻滞型7例和阳亢血瘀、经络阻滞型5例),好转15例(血虚挟瘀、经络阻滞型8例和阳亢血瘀、经络阻滞型7例),无效7例(血虚挟瘀、经络阻滞型4例和阳亢血瘀、经络阻滞型3例),本组经治疗1~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30例中,基本痊愈9,显效4例,好转5例,无效12例,本组经治疗1~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病例介绍 患者,男,51岁。2001年11月22日,头目眩晕、神昏持续3天,面色苍黄,唇舌淡白,肢体发麻,左半身不遂,健忘,耳鸣1周。1周前突然头目眩晕,跌倒于地,神昏,经中西医治疗3天后,神清,转为面色苍黄,唇舌淡白,肢体发麻,左半身不遂,健忘,耳鸣, 脉虚弱,舌淡苔白。CT检查:右侧丘脑区腔隙样脑梗死

文档评论(0)

asen1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