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以产定产 以前三年的平均产量+15% 肥料效应函数法 肥料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式称为肥料效应函数。 设计一元或多元肥料施用量或配比方案机械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配置在该条件下的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并根据这个方程式计算出最高产量的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经济合理施肥量等。 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及一般模式 其数学模型为:?=b0+b1x+b2x2 式中,x为自变量表示肥料施用量;y为因变量表示肥料用量为x时的产量; b0为常数项,表示不施肥时的产量;b1为一次项系数;b2为二次项系数。 b2=0 肥料效应函数呈直线型 b20 肥料效应函数呈递增型 b20 肥料效应函数呈递减型 一元肥料试验方案及效应函数的简单配量 以四水平试验方案为例: 施用量为: 0 d 2d 3d d代表施肥处理 施肥水平为: 0 6 12 18 d=6 产量为: y1 y2 y3 y4 配置回归方程:?=b0+b1x+b2x2 b0=1/20【19 y1+3(y2-y3)+y4】 b1=1/20d(-21 y1+13 y2+17 y3-9 y4) b2=1/4d2(y1 -y2- y3 - y4)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总产量 C 转向点 边际产量 平均增产量 Y产量 施肥量 X yo 经济最佳施肥量: 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Δy·Py=Δx·Px Δy/Δx=Px/Py 微分得: dy/dx=Px/ Py 一元方程求导: y=b0+b1x+b2x2 dy/dx= b1+2 b2x 因为dy/dx=Px/Py 所以b1+2 b2x=Px/Py x= Px/Py-b1 2 b2 求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即达到最高产量的边际产量等于零的施肥量。 dy/dx=0 b1+2 b2x=0 b1, b2为已知值,代入可求出x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 二、信息技术在科学施肥中的应用 1、摄影测量与遥感 RS (Remote Senting) 2、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3、地理信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3S技术 我国神舟号飞船 台湾岛的遥感影象: 能清楚的看到全岛的地貌。 洋桔梗種苗 影像選別 分級移植機 二、植物不同生育期的营养特性 生育期 营养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 作物营养期: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养分的时期。 作物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 吸收速率 生长时间 水稻:在营养生长期适于NH4-N到生殖生长期则适于NO3-N 烟草:则以NO3-N 较合适。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还可改善品质,增强燃烧醒,而NH4-N可增强烟草的芳香化合物,所以NH4NO3是烟草适宜的氮肥品种 花卉:硝酸盐型:一串红.百日草.牵牛. 共存型: 香石竹.秋海棠.百合类20-40%铵态氮 共用型: 唐菖蒲 肥料不同的形态: NH4-N NO3-N 缺乏 适宜 中毒 生长 养分供应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施肥量 产量 2 3 1 收获物产量和品质效应曲线示意图 产量(干物质重量) 品质(糖、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 有关科学施肥的几个定律 养分归还学说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 物质 使土壤贫瘠 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质 土壤就要衰竭 要维持地力 必须归还养分给土壤 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 作用: 1、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 不以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 夺性的耕作制度。 2、对当时的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评价: 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不缺的可不归还。 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 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商务实验指导书.doc VIP
- 球柱面透镜光学技术—球柱面透镜(眼镜光学技术).pptx
- 钢材原材料检验规范.doc VIP
- 铁路行车岗位作业指导书(车站调度员).pdf VIP
- 蒸汽灭菌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铁路车站调度员指挥方法.pdf VIP
- 2025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预测卷三附解析.pdf
- 2025年秋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活页计算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pdf VIP
- 2025【基于Python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700字(论文).docx VIP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课件+视频)-【中职名师课堂】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备课示范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