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机制及其启示-基于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经验_1.docx

英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机制及其启示-基于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经验_1.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英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机制及其启示 基于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经验 ? ? 三、牛津大学博士生培养理念 1.以研究为导向的求真 英国是一个崇尚学术的国家。受这种传统影响,牛津大学强调博士学位的“研究”性质,要求博士生最终论文成果必须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占首要地位。因此,英国的博士生教育是以研究为导向,通过严谨而规范的学术训练培养博士生对学术的虔诚与尊重。 圣约翰学院院士威尔·摩尔(Will Moore)对牛津大学的求真理念有过这样的论述:“一所大学应该是社会上一个可以探究但不一定追求结果、有理论碰撞和观点相左的辩证而非教条的地方……它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某种权威的独断,而在于批判、论辩、分析和比较。”[24] 博士生作为初入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其学术鉴别力的精准,取决于发现的热情、道德的正直诚实、甄别判断的能力、对重要问题的认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可能性。[25]英国大学博士生教育多层次、高强度的学术训练课程,正是帮助其提升研究技能的关键。严谨且周密的学术规范同时培养了博士生对研究的求真和求实,使学生不屈服于任何标准答案而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在牛津大学,我们不培养绵羊,而是培养具有求真精神的人。”[26] 2.跨学科的自由教育 在英国大学中,牛津大学最典型地保留了中世纪大学传统,在教育改革变迁中仍保持着古典特色。受自由教育思想家有关“通才教育”理念的影响,牛津大学非常重视将博士生培养成知识面较宽并能触类旁通的“博学家”,而不主张学生仅成为某个特定领域的专家。 在新学院(New College。Oxford)院长艾伦·赖安看来,跨学科教育所带来的不仅是对研究的尊重,更是对学问的敬畏。[27]教育学院生活化课程的设置是跨学科教育的演进,推动了院系间的交叉与合作,一方面能培养博士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不同学科的团队联袂攻关。其综合性、拓展性、开放性特征,在各学科分类日趋细化的状态下,能使博士生在研究过程中更容易催生符合现实需要的创新成果,拥有更突出的科学创新表现。 此外,博士生面对学科和导师的要求,既要成为一名专业合格的研究人员,又要力争掌握多方面知识,获得更多工作单位期望的可迁移性知识和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实施,对满足博士生的多样化需求及优化知识结构和拓展学术视野,无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牛津大学《2005-2006学年至2009-2010学年综合规划》明确表示,在研究生培养中推动跨学科的自由教育理念,是今后十年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 3.互动式培养与个性化教育 牛津大学执行副校长拉尔夫·沃勒(Ralph Waller)认为:“教育绝不仅仅是读书、写作和思考。在学校,更重要的是结交情投意合的朋友,进而互相激发学术灵感。师生间的‘情谊’是牛津大学教育理念的中枢,也是该校长期以来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前来就读的重要原因。”[28]在此理念引导下,师生双方的协作和互动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导师不再视学生为知识的消费者,而是知识的生产者。培养过程的关键,在于师生对学术观念不同理解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彼此思考同一个问题,双方的合作能使他们享受独自无法获得的成果。事实上,这要求师生间建立一种“个性化”关系。牛津大学会根据博士生年龄、家庭背景、个人素质及动机的不同所产生的学习差异,要求导师从入学至毕业期间实行分阶段培养,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及提高分析和批判能力。“个性化”施教很大程度促进了博士生品格的塑造、兴趣的培养及智力生活习惯的养成。[29]这正是牛津大学博士生教育理念的真谛所在。 四、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启示 全球化视野下博士生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对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非凡的意义。我国大学近几年已逐步显现出扩招产生的“滞后效应”,博士生教育普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专”的问题,博士生培养机制和模式亟待改革。英国大学的经验和理念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启示是: 1.逐步实现“从考博士到选博士”的甄别机制过渡 高水平博士生教育首先在于生源的质量。以何种标准甄选更具研究潜力的博士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英国大学对博士申请者研究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远胜于对分数的要求。目前我国博士生入学考试,多数情况下仅关注其专业成绩和外语成绩,对博士生研究能力和个人品行关注不够。为此,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我国大学可根据不同学科调整博士招生要求,适当提高高校自主选拔比例,在一定范围博士生导师中,逐步实行“审核制”招生选拔方式。在各博士学位点设立综合能力考核组,组长为被申请导师,成员由3名以上本学科博士生导师构成,通过审核申请人的研究资料和学术计划考查其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形成“以研究为导向”的选拔机制。允许破格录取,充分发挥导师在博士生招录中的应有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