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化素养的通识课程设计调查研究:比较的视角_1.docx

基于国际化素养的通识课程设计调查研究:比较的视角_1.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国际化素养的通识课程设计调查研究 比较的视角 ? ? 摘要: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国际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对美国和中国代表性高校的相关通识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高校不仅在不同通识课程领域目标中明确了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理解能力等国际化素养的要求,而且相关通识课程模块在整个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占比也比较高。而且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等非正式通识课程内容也更丰富;相较而言,中国大学通识课程存在国际化素养的培养目标不具体、课程内容比例偏低、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化素养,通识课程,课程设计 我们知道,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然而,“中国大学生无论在掌握全球化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是在参加相关活动的经验上,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学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而这些能力正是大学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的核心能力。因此大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全球化知识、技能等国际化素养的培养,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大学通识教育也天然地承担了这项重要任务。在国际化的语境下,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诸方面也一定会呈现一些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大学基于国际化素养的通识课程设计经验 国际化素养培养作为一种通识教育理念在美国大学由来已久,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学习领域中就开始关注“多元文化、国际理解教育问题”[2],因此国际化素养作为通识课程的一个全新设计维度,在美国通识教育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即通识教育与国际化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大学学院联合会(AACU)开始倡导的“全球化学习(global 1earning)”[3]理念,再次从理念上确认了国际化素养作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新方向的问题。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历来强调对其他世界文明知识、跨文化能力等国际化素养的培养问题,在1989年前后,美国还很少有高校在通识课程中关注文化理解以及全球性问题,但是到了2000年,美国高校开设“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通识课程的比例分别高达“66.2%”和“58.3%”[4],2009年,美国大学学院联合会(AACU)对其会员大学的通识课程所涉及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占比调查显示:68%的美国大学都开设了全球/世界文化(Global/World Cultures)方面的通识课程,57%的高校开设了美国多元文化(Diversity in US)课程,33%的高校开设了外语课程,开设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ility)课程的美国高校占比达到18%;按照技能领域来看,62%的美国高校开设了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skills)方面的通识课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国高校大多重视对学生的世界文明知识、可持续发展、多元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跨文化能力、全球化问题等国际化素养的培养。 实际上,美国许多学院和大学都开发一些相关课程和项目来帮助学生探索那些不同于美国的异域文化、生活经验和世界观。这些围绕美国多样性和(或)世界各国文化的研究课程往往探索诸如种族、民族、性别不平等等重大国际性问题和差异;另外学校也通过“社区经验型学习和(或)海外学习项目”[5]等非正式通识课程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而且,美国不少高校通识课程除了划出诸如全球、世界文明等专门领域来培养国际化素养目标之外,在人文、社科等其他通识课程领域也以各种形式融入了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国际理解能力、世界公民意识等国际化素养的培养要求。 威斯康辛大学提出其人文、文学和艺术学科的学习目标是“从人文、文学和艺术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世界,以帮助学生解读和思考人之为人的创意及文化表达形式”,并且该领域开设了一些课程重在“使学生学习和比较人类不同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及表达”,还有一些“通识课研究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民族”;马里兰大学“人文、语言、文化和哲学”领域的通识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应该能够“探究各种不同文化,并理解不同文化变迁的方式”,“描述一门语言是如何反映一种思维方式、文化遗产、文化价值观或社会情况”,以及“识别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和意义”,并且让学生“使用合适的方法对不同语言、文化和(或)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和沟通,以适应多元化的工作环境”(见表1)。 表1:美国大学基于国际化素养的通识课程目标例示 通识课程学习领域 大学 学习目标 人文学科 明尼苏达大学 本科毕业生应能理解不同社会中(之间)的各种哲学和文化 人文、文学和艺术学科 威斯康辛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