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质量检验的制度和方法 食品质量检验: 是食品质量控制的必要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保证食品卫生与安全和营养风味品质的重要手段。 研究内容 确定必要的质量检验机构和制度 根据法律标准建立必需的检验项目 选择规范化的切合实际需要的采样和检验方法 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判定 主要热点问题 提出新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研究新的简便快速方法 在线检验和无损伤检验 1.4.3食品质量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管理水平是国家、地区、企业发展水平的反映和标志。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离不开产品质量的提高。 农业的产业和现代化也离不开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质量管理牵涉到居民的消费安全、牵涉到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牵涉到全民健康水平。 食品质量管理与食品的国际贸易关系极大。 1.4.4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展望 食品质量与管理法制化进程将加快,逐步健全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技术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深入。 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认证工作,推进食品企业标准化、国际化。 加快法制化进程 企业的责任则必须按照政府制定的技术法规体系建立安全卫生自控体系,生产安全卫生食品,并主动接受官方机构对其体系实施的监控。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不断深入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 超严质量管理、零缺陷质量控制稳健设计等理论 无损伤检验、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微生物快速检测等技术及其应用。 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2004年4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 推进食品企业标准化、国际化 认证是国际通行的现代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实际是指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也称合格认证,是由处于公正第三方地位的认证机构证明食品及其生产、加工和贮运、销售全过程符合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是第三方进行的证明活动 质量认证分类 产品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QS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经质量体系机构确认,通过注册和颁发体系认证证书,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有关质量体系标准要求的活动,是第三方对企业质量体系的评价。如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ISO22000体系认证。 为什么企业进行质量认证? 凡有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就会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其在市场上的购买率就必定高于其它同类产品。 在对外合作中,进口商和合作伙伴可能会提出质量认证这个要求以作为产品质量的保证。在出口贸易中,也以有无认证标志作为产品能否被选用的先决条件。 如:美国要求销售到美国的水产品,必须进行HACCP认证。日本对蔬菜、大米等农产品实行了“有机食品”认证制度。凡要进入日本市场的相关产品,必须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对供需双方的好处 需方无需耗费人力审核质量就能得到有效保证; 需方简化了进货检验; 由于有认证机构对供方质量体系的日常监督,需方对供方产品能持续满足质量要求建立了信心; 方便了需方选择供方; 供方免于应付各个需方的多次审核; 供方通过了注册,表明供方质量体系符合公认的国际标准要求,使供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 关于内审员 全称叫内部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09000族国际标准(如ISO9001、ISO22000)又熟悉审核方法的人员担任。 按照IS09001:2008标准的要求,凡推行IS09001(或ISO22000)的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 推行IS09001(或ISO22000)的组织通常需要聘任或培养一支内审员队伍。内审员通常可兼任组织内的其他职位(如管理、营销、生产、技术、文控等职),也可由组织内各部门人员经培训合格后,兼任内审员。 * P(PLAN)--计划,第 一 阶 段 是 计 划 ;D(Do)--执行,第 二 阶 段 是 实 施;C(CHECK)--检查,第 三 阶 段 是 检 查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 大 环 与 小 环 的 关 系, 主 要 是 通 过 质 量 计 划 指 标 连 接 起 来, 上 一 级 的 管 理 循 环 是 下 一 级 管 理 循 环 的 根 据, 下 一 级 的 管 理 循 环 又 是 上 一 级 管 理 循 环 的 组 成 部 分 和 具 体 保 证。 通 过 各 个 小 循 环 的 不 断 转 动, 推 动 上 一 级 循 环, 以 至 整 个 企 业 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