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场项目室外附属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1 施工测量放线
1.1.1 总则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及标高准点进行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水准网的布设,以此为基础进行轴线定位控制和标高传递。
本工程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与各类钢卷尺,按ISO9002标准及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规定,均需经市标准计量局检测认可,并做好相应标识、记录。
所有的仪器均经检测,必须在检测有效期限内。做到定人、定机、定时。
1.1.2平面控制网:
一、定位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
二、定位程序: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三、定位方法及要点:
1、根据业主提供的定位依据,分别测出控制线,作为轴线测设依据,各条控制线采用全站仪测设,以确保控制轴线的精度。
2、主要轴线在离建筑物边线不小于10米处埋设控制桩,作为结构施工时的测量依据。各控制轴线投到结构层上之后,要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控制轴线的投测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校
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项 目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
总高(H≤30m)
5
3、根据控制轴线测设其它细部轴线及柱、梁等轴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项 目
允许误差(mm)
总高允许误差
L≤30m
±5
30m<L≤60m
±10
道路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边线
±3
1.1.3 定位放线的验收
⑴定位放线点和水准控制点应妥善保护,工程放线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规定。
⑵所有定位放线测试工具、有关物件以及定位放线图,经工程监理验收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并办妥签证手续后,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1.4 场区高程控制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永久性水准控制点,以组成高程控制网络。具体做法详见右图。各高程点两次观测之误差不得大于1m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设立一个水准控制点,该点设置在入口处道路北侧,水准点的具体做法详见左图。
1.1.5 标高控制
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至少两点),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出不少于四个点形成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网(水准点原则上布设在坐标控制点上以便于保护),定期进行复测。
1、挖土阶段:将基准点标高引至基坑下,挖土阶段用水准仪随时配合挖土单位进行标高控制,用30cm的竹签的顶标高(相对设计挖土标高+10cm),借此严格控制人工挖土的标高,防止超挖。
2、基础阶段的标高均由基准水准点向下引测至各柱的钢筋上,并随时与基准点复核;点位用红油漆清晰标注,以此控制楼层标高。
3、上部楼层施工时,先由基准点引至建筑物的外墙混凝土柱上+0.500m,以后每层施工均由此两点用钢尺进行精确引测,并与下一层的标高进行复核
4、各楼层施工时,先将下一层标高引测出三个点(楼层的不同部位)与从+0.500引测上的标高进行复核,无误后,按相对楼层面+50cm的标高引至每个柱、墙钢筋的上角上,借此控制楼层板面标高及混凝土标高控制(浇筑砼时,标高控制点可适当加密)。
1.1.6 道路施工测量施工工序
复测导线点水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网布水准控制点→放出道路中线和里程桩号→各部位的局部测量和放样。
1.2 土方工程
1.2.1 工程概况
1、R、S门卫、传达室,围墙基础和道路。
1.2.2 土方开挖方案
1、本工程基坑土方采用自然放坡,坡度为1:1。
2、根据以上情况和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有条基处则连通开挖。
1.2.3 土方开挖
1、基坑平面尺寸、柱基外围尺寸各放大500mm,作为施工操作面、排水沟、集水井位置。
2、挖土顺序:道路与房屋等同步开挖。
3、基础土方工程考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平底的方法施工。
4、整个工程的土方开挖成基槽或基坑形式。
5、土方开挖考虑安排4台220反铲挖掘机,土方堆放在业主指定位置。
6、为了保持基坑底土的原状结构,距坑底设计标高10-20cm处,停止操作,应由测量放线员测定水平桩和轴线位置,确定开挖深度和基坑边缘尺寸部位,然后再根据具体尺寸进行人工修正基底和边坡。
7、土方挖掘完毕之前,均应在基坑四周同时设置排水明沟,沟宽为300mm,沟深为200mm,纵坡2‰,并与集水井贯通;以便及时排除大气降雨和表层泄水。然用潜水泵抽除积水,通过排水总管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到附近的市政雨水管道。
1.2.4 基坑排水
1、在人工修整基坑(槽)的同时,在沿基槽外侧开挖一条20×30cm(深)的明沟,并在转角处开挖Ф600深50cm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排出。
2、所有污水用潜水泵排出后,必须先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市政下水道内。
1.2.5 回填土工程
当现场挖掘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记叙文阅读(2025年10月).docx VIP
- 2025最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题及答案.docx VIP
- DB45T 2556-202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ocx VIP
- 自动化非标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培训.pptx VIP
- 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 VIP
- 风电项目施工工艺及流程介绍.pptx VIP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能耗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VIP
- ASDA-A2的台达交流伺服驱动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