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概况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 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 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 地衣当作一个独立一门看待。 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5,000余种。多数地衣喜光的, 要求新鲜空气,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区很 少有地衣生长。 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 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 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称为开路先锋。 第二节 地衣植物门(Lichens) 2、地衣的形态结构 1)组成Constitution:共生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 少数为担子菌,共生的藻类是绿藻和蓝藻(20多属)。绿 藻门的共球藻属(Trebouxia)、橘色藻属(Trentepohlia) 和蓝藻门的念珠藻属(Nostoc),约占全部地衣藻类的90%。 通常一种地衣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所组成。 2)形态,三种基本类型: (1)壳状地衣 叶状体很薄,以菌丝牢固地紧贴在基质上, 有的甚至伸入基质中,因此很难剥离。壳状地衣约占全部地衣 的80%。如生于岩石上的茶渍属(Lecanora)和生于树皮上的文 字衣属(Graphis)等。 (2)叶状地衣 叶状体以假根或脐较疏松地固着在基质上, 易与基质剥离。如生于草地上的地卷属(Peligere)、脐衣属 (石耳属,Umbilicaria)和生在岩石或树皮上的梅衣属 (Parmelia)等。 (3)枝状地衣 个体呈树枝状或须根状,直立或下垂,仅基部 都附着于基质上,如直立的石蕊属(Cladonia),悬垂分枝于树 枝上的松萝属(Usnea)。 各种地衣 枝状 枝状 叶状 壳状 格陵兰岛上的壳状地衣 长在树上的松萝(枝状地衣) 针叶林下的枝状地衣 3) 基本结构 Structure 叶状地衣的构造 异层地衣(heteromerous lichen),可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均由致密交织的菌丝构成。藻胞层是在上皮层之下由少量藻类细胞聚集成1层。髓层介于藻胞层和下皮层之间,由一些疏松的菌丝和藻细胞构成。 同层地衣(homolomerous lichen),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不在上皮层之下集中排列成1层(即无藻胞层) , 如猫耳衣属(Leptogium), 蜈蚣衣属(Physcia)、梅衣属(Parmelia)。 叶状地衣纵切示构造 粉芽 上皮层 藻胞层 髓层 下皮层 假根 3、地衣的繁殖 最常见的是营养繁殖,如地衣体的断裂,每个 裂片都可发育为新个体。 有的地衣表面由几根菌丝缠绕数个藻细胞所组 成的粉芽(sodridium),也可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是参与共生的真菌独立进行的,子囊 菌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产生担孢子。但子囊孢子 散出后萌发形成的菌丝,如不能得到所要求共生的 藻类,就会因得不到有机养料而死亡。 4、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意义 开路先锋: 食用和饲料: 石耳,或提取糖和淀粉等;高山的地衣可 作饲料; 药用:松萝、石蕊 工业:染料(石蕊、染料衣等) 5. Position in the Plantae 原列入原生动物门,但具有与硅藻相似的色素,而归入植物。 四、金藻门(Chrysophyta) 1.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分类与分布 金藻门约有200属,1000种,金藻门植物多生于 淡水中,常形成群体。常生活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 质含量少的微酸性的软水中。海水、咸水中少见。 2.Characters 主要特征 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分枝的丝状体。有的具1-2条 鞭毛; 有的无细胞壁。 载色体2个大片状,侧生,主要含有β-胡萝卜素和几种 叶黄素,墨角藻黄素含量较多,藻体呈黄褐色至金棕色。 贮藏物质为金藻昆布糖(chrysolaminaran)和油。 3. Reproduction 繁殖 金藻以营养繁殖为主,单细胞纵裂,群体断裂。无性生殖 可形成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同配)仅在少数属中发现。 4.Main Species 代表植物 合尾藻属(黄群藻Synura)和钟罩藻属(锥囊藻 Dinobryon) 5. Position in the Plantae 原列入原生动物门,但具有细胞壁及与黄藻相似的色素, 而归入植物。 五、黄藻门(X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