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历史下册人教课冷战中的对峙会计学第1页/共34页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友好第2页/共34页绞死希特勒第3页/共34页 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的合影。思考:美苏曾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第4页/共34页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第5页/共34页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6页/共34页 在二战中,苏联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有近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 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第7页/共34页 “从波罗的海边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下。” 第8页/共34页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3.杜鲁门“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第9页/共34页一、 冷战政策: 1、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首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2、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第10页/共34页3、即将开始的信号: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4、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5、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6、冷战的特点: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第11页/共34页6、冷战政策的表现: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2)经济上: 美: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①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爆发;②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真正的目的、实质)。 第12页/共34页(3)军事上: 美: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苏: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冷战中的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第13页/共34页想一想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 北约 华约1949年5月1955年5月。。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 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第14页/共34页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意图?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第15页/共34页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里根布什美苏争霸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第16页/共34页二、美苏争霸1、时间:从赫鲁晓夫任苏联领导人开始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达30多年2、美苏争霸三阶段:①五六十年代: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美国占优势。重要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VS 赫鲁晓夫第17页/共34页②70年代: 特点:苏联处于攻势,美处于守势,争霸达到高潮 重要事件: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苏联霸权政策到达顶点 尼克松 VS 勃列日涅夫③80年代: 特点:美强硬,苏全面收缩,美实现有限的缓和。 重要事件: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第18页/共34页里根 VS 戈尔巴乔夫3、根本原因:为了各自国家利益4、实质: 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 力范围的划分。5、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的结束。(开始的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肯尼迪赫鲁晓夫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第19页/共34页战略优势在美国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第20页/共34页后来,双方实现了有限的缓和第21页/共34页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第22页/共34页形成 一超多强 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美苏争霸第23页/共34页阶段时间特点典型事件美国领导苏联领导第一阶段50~60年代即有缓和,又有紧张美国占优势“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肯尼迪第二阶段美发动越南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汉达到高潮美国处守势勃烈日涅夫70年代尼克松第三阶段有所缓和美强硬,苏收缩戈尔巴乔夫苏联从阿富汉撒军80年代里根第24页/共34页美苏之间的冷战给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消极影响: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地区冲突积极影响: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第25页/共34页从美苏争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启示: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推行霸权主义误国误民,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