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付费后,不意味着付费购买了版权,只能用于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转卖】进行直接盈利和【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428362892(电话支持时间:9:00-19:0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会据意断句。背诵课文。(重点)
3.聚焦对话,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难点)
4.续写练笔,尝试运用智慧的语言与人沟通。
【课前准备】课文课件、文言文学习方法的词条。
【教学过程】
一.解题,初识人物。
1.出示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题目是——《杨氏之子》。
2.理解题目的意思。
预设:
杨氏:杨,是姓。子:儿子。杨氏之子:杨家的儿子。
3.简介《世说新语》
[出示]
生自由读。师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
师:全文仅有53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请大家先把课文的字音读准。
二.读准字音,理解句意,读通句子。
(一)读准字音。
1.生自由读,同桌互评读。
2.指名学习稍差一点的同学读,关注多音字和难字的正确读音。
明确:文中“为设果”中的“为”应读“wèi”;“应声答曰”中的“应”读“yìnɡ”
3.生再次读课文。老师边倾听,边默记断句不准的地方。
师:在古代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刚才有的人这样读,有的人那样读,到底应该在哪里停顿呢?我们了解了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据意断句。
1.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文意。
(1)梳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预设:学生回忆方法,老师顺势贴图。(借助注释、巧用插图、联系上下文、组词、猜测等。)
(2)小组合作,交流大意。
3.汇报交流。
重点字词理解:
预设:学生自己可以理解的。
= 1 \* GB3 ①借助注释理解:
惠:同“慧”。诣:拜访。乃:就,于是。示:给……看。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 2 \* GB3 ②组词、猜测:
呼:喊,叫。为:给、替。设:摆设,摆放。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预设:学生难理解的,联系上下文猜测。
甚:很,非常。其:他的,这里指杨氏之子的。为设果:果指水果。以:来。
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指名两名同学,一位同学读句子,一位同学说意思。教师指导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断句。
预设:
“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引导:省略了主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是“杨氏子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引导:这里谁指给谁看?指的是什么?学生明白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人名、地名,一个完整的词语后停顿。因此正确的断句应该为: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指导朗读:朗读时注意,拖长停顿号前的那个字的字音,读出来会更有古文的韵味。学生练读。齐读。指名读。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引导: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播放“禽”字体演变的小视频,理解“禽”的意思。
师:“禽”上部分是今天的“今”,下面部分是个捕鸟的网,有长长的柄。这是一张捕鸟的图。所以“禽”字在这里指是“鸟”。所以,“禽”字前边要有停顿,让大家听明白。
根据意思断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整体把握文意,正确、流利地朗读。
①指名说一说全文的大意,不到位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②生自由练读全文,读好停顿。齐读。
[出示]:
③出示竖版排列的文言文,学生齐读,巩固据意断句,读正确、流利。
三、聚焦对话,感受杨氏子智慧。
1.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语言的魅力,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从哪儿能看出杨氏子的语言幽默机智呢?(板书:机智、幽默)
思考过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汇报。
预设:
(1)巧用“姓氏”的智慧。(出示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孔君平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杨氏子就说“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
②孔君平说“杨梅”姓“杨”,杨氏子就说“孔雀”姓“孔”。(板书:巧用姓氏)
师:杨氏子听出了孔君平话外之音,并予以反驳,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学会了吗?如果今天来的柳君平,黄君平,你会像杨氏子这样不失礼貌的反驳他吗?
[出示]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
马先生指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