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三)接合(conjugation) 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 第61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第62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F–因子(fertility factor):又称致育因子或性因子,大肠杆菌中发现,含质粒为F+(♂);无质粒为F-(♀);质粒DNA整合到染色体上为Hfr。62×106Dalton,100kb,相当于核染色体DNA 2%的环状双链DNA,足以编码94个中等大小多肽,其中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存在于肠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中,决定性别。 第63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F因子的存在方式 第64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接合中断试验与染色体图: Hfr菌株与F– 菌株接合与F+ 菌株相似,区别在于F因子被分隔在核染色体组两端,F因子的头先进入受体细胞,然后是核染色体组,只有核染色体组完全进入受体细胞之后,F因子的尾才能进入受体菌细胞,完成DNA的传递。 Hfr菌株与F– 菌株的接合随时都可能被中断,所以极少出现转性的结果,而是形成各种各样的重组子。 接合中断试验:由Wollman和Jacob首创(1955),首先认识了原核微生物染色体的环状特性。 原理:接合试验的DNA转移过程存在着严格的顺序性,在接合进行中采用定时人为中断的方法,可以获得呈现不同数量 Hfr 性状的 F– 接合子,据此,可以选定几种有特定整合位点的 Hfr 菌株,使之与F–菌株进行接合,并在不同时间使其中断,最后,根据F–中出现Hfr菌株中各种形状的时间顺序(分钟),可以绘出较为完整的环状染色体图(chromosome map)。 到1983年E. coli染色体上已定位1027个基因。 第65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痢疾杆菌耐药信息携带在质粒上。 最初发现于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后来发现还存在于Salmonella、Bacillus、Pseudomonas和Proteus中。 R因子由相连的两个DNA片段组成,即抗性转移因子(resistence transfor factor, RTF )和抗性决定R因子(r-determinant),RTF为分子量约为11×106Dalton,控制质粒copy数及复制,抗性决定质粒大小不固定,从几百万到100×106Dalton以上。其上带有其它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R-因子在细胞内的copy数可从1~2个到几十个,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种,经氯霉素处理后,松弛型质粒可达2000~3000个/细胞。 1. R因子(resistence factor) 第66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降解性质粒 只在假单胞菌属中发现。它们的降解性质粒可为一系列能降解复杂物质的酶编码,从而能利用一般细菌所难以分解的物质做碳源。这些质粒以其所分解的底物命名,例如有分解CAM(樟脑)质粒,XYL(二甲苯)质粒,SAL(水杨酸)质粒,MDL(扁桃酸)质粒,,NAP(萘)质粒和TOL(甲苯)质粒等。 2. 降解性质粒 第67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四)原生质体融合 通过人为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产生重组子的过程,又称细胞融合。 第68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四节 基因工程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一、诱变育种 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并从中筛选出具有某一优良性状的突变体。 诱变育种一般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出发菌株的选择 (2)诱变剂的选择 (3)诱变剂量的选择 (4)突变体的筛选 第69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二、质 粒 育 种 第70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大肠杆菌70s核糖体示意图 第29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的活化 肽链的形成(包括肽链合成的起始、延长和终止) 肽链的释放 AA+tRNA+ATP 氨酰-tRNA合成酶 氨酰-tRNA+AMP+PPi 第30页,共8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二节 微生物的突变 突变的原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的结果。即由于某些原因,引起DNA分子碱基的缺失、置换或插入,改变了基因内部原有的排列顺序和数目,从而引起微生物性状的改变,并能够遗传给子代。所以,突变往往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变化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自发进行,也可以人为地诱发引起。因此,从发生突变的原因来看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