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进区域拓展,强化珠三角中心地位 ——五轴拓展 依托京广、京九、东部沿海、西南和西部沿海等五条区域性交通走廊,向内地和海外多个方向拓展区域联系,使产品和服务能更便捷地进入内地市场;转移一般制造业的同时,为之提供更多的专门化生产服务,形成更大范围的“前店后厂”关系 。 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分工协作发展格局 * 精品课件资料 推进区域拓展,强化珠三角中心地位 ——五轴拓展 ——四大圈层 形成珠三角内圈层“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临港产业圈”→珠三角外圈层“高端制造业产业圈”→珠三角紧密合作圈“城郊型产业圈”→粤东、粤西、北部山区“一般制造业及重化工业产业圈”→泛珠“产业转移和服务圈”梯度分布的产业格局。 粤港澳-泛珠地区产业梯度分布示意图 生产要素来源地 产业转移区 生产服务对象 消费市场 一般制造业/重化工业 城郊型产业 高端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临港产业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旅游、生态、休闲等郊野服务型产业) (制鞋、服装、玩具等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 “湾区” “大珠三角”城镇群 “珠三角”紧密合作圈 粤东、粤西、北部山区 “泛珠三角”地区 * 精品课件资料 营造“区域公交网” ——以沿海为主轴自南向北展开的“7横” ——以湾区为脊梁自西向东展开的“8纵” 培育“城镇化走廊” 建立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为主体,协调配合形成无缝衔接的“7横8纵”区域公交主干网 培育高密度城镇化走廊,推动沿线地区集约、紧凑的“TOD”开发 区域公交网 (二)形成“精明增长”的“绿色城市”格局 * 精品课件资料 打造三级“区域CBD” 依托城镇化走廊、围绕公交枢纽进行开发的“TOD”社区,打造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3级区域性服务功能集聚区 12个综合性生产服务业集聚区 14个专门化新兴服务业集聚区 16个城郊型生活服务业集聚区 推动“中心活化” 创造适宜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推进旧城更新改造 建设“新市镇” 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新市镇 创造高品质的社区生活氛围 区域公交网与区域CBD * 精品课件资料 构筑“环城绿带” 在城镇规划建设区外围构建永久性限制开发的环城绿带,形成环绕城镇的“绿色屏障”,约束城市无序蔓延 划定“村庄定居区” 保护型村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在保护上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发展型村庄:区位和经济条件好的中心村适当发展服务功能; 整治型村庄:缺乏发展条件的村庄进行综合环境整治; 搬迁型村庄:“空心村”等在条件成熟时逐步进行搬迁或改造 。 环城绿带与“绿色乡村”发展格局 (三)重塑“田园围城”的“绿色乡村”格局 * 精品课件资料 “城中村”改造 ——实行“城中村”分类分期改造 优先改造影响城市功能升级的“城中村” 采取滚动式拆迁重建 ——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和就业环境 建立居住、工作和休闲相互融合的社区空间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万村百镇”整治 ——开展新农村和小城镇示范点建设 进行道路绿化和亮化,建筑外墙整修,改善村镇地区景观风貌,提高城乡整体环境水平 ——多渠道筹措镇村整治资金 江门里村改造案例:土地成本(含征地补偿费、征地规费、拆迁成本)共5800万元,建设成本(含开发前期费、建安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等)共12.6亿元,改造资金投入规模合共13.2亿元。按照该项目改造前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进行简单平均计算,每平方米改造资金投入约为8000元。 中山市黄圃镇马安村改造案例:以中山市黄圃镇马安村为模型,村庄整治共投入788万元,其中完善兴马路及小区道路100万元,灯光夜市17万元,中心幼儿园20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站150万元,马安东、西路硬底化40万元,“一河两岸”整治及道路硬底化120万元,中兴路铺设及绿化16万元,华盈园建设40万元,同安社小公园27万元,第五村民小组道路13万元,老人活动中心65万元。 * 精品课件资料 完善“两环六道”的区域生态支撑体系 基于珠三角的自然生态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 ,构建区域绿地网络,将区域绿地划定为“生态控制线”进行严格保护 , 建设区域绿道,在构筑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同时,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生活游憩空间 区域绿道网与生态支撑体系 (四)塑造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格局 * 精品课件资料 构建“区域绿道网” ——省市共建六条区域绿道 1号绿道:西岸山海休闲绿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