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论析(语言文字资料).docVIP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论析(语言文字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论析(语言文字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论析 1 一、强烈的对比讽刺艺术 2 二、鲜明的反语讽刺艺术 3 三、幽默的夸张讽刺艺术 4 四、深刻的象征讽刺艺术 5 文2:探讨刍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 6 一、前言 6 二、斯威夫特:灵魂荒地的开拓者 6 三、讽刺艺术在《格列佛游记》中的体现 7 1、反语运用 7 2、对比讽刺 8 3、夸张手法 8 4、象征手法 9 四、结束语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论析(语言文字资料) 文1: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论析 引言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其周游四国的经历。小说成书于18 世纪,当时的英国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船长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等国家的离奇经历,将其对社会的不满与批判通过童话般的故事表达出来。《格列佛游记》的特色不仅在于其情节虚幻性与现实真实性的有机结合,更在于作者无处不在的深邃而强烈的讽刺艺术。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穿插运用了反讽、对比和象征等多种讽刺手法,虚构出一个个荒诞而离奇的故事情节。这些荒诞的故事与英国现实社会中的现实一一对应,构成一个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笑话。《格列佛游记》中较为出色的讽刺艺术,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强烈的对比讽刺艺术 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利用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通过一系列强烈的对比将相互对立的艺术典型放置在一起,在为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的同时也对当时英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深刻的讽刺与猛烈的抨击。 对比讽刺在小说中主要通过格列佛对小人国与大人国的感触呈现。在小人国游历时,格列佛与小人国国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主要通过以下两点呈现:一是身形上的巨大对比,与小人国袖珍的国土与国民对比,格列佛显得威猛异常;二是性格上的对比。小人国有些国民心胸很狭隘,而格列佛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刚毅勇敢,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在小人国,格列佛帮助国王战胜敌人的情节得到极力渲染,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当小人国国王提出侵略的要求时,格列佛却断然拒绝。当格列佛到达大人国后,强烈的对比继续上演着。因为身形和力量的弱势,他的优越感不再,在强烈对比下,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枚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卖力地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1] 除了利用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不同感触形成强烈对比外,斯威夫特还在小说中将慧骃国“马”的善良与“耶胡”的丑恶同样作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在慧骃国,那里不仅没有金钱、军队和警察,也没有欺骗、怀疑、狡猾等罪恶的字眼,阴谋、怀疑、贿赂、陷害等种种人类恶性销声匿迹,居民们都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始宗法社会中。那里的统治者公正而诚实,富有理性精神的马,他们的国王公正诚信、勤劳勇敢、理智贤明、仁慈友爱。然而,与马形成鲜明对比的形象“耶胡”却有着贪婪、残酷、好斗的畜类本质。[2]在马与耶胡的强烈对比之下,人类的某些恶习得以昭彰,同时,作者对于丑恶嘴脸的极大憎恨,以及对高贵品质的赞美呼之欲出。 在小说中,斯威夫特通过强烈的对比讽刺艺术手法,不仅使《格列佛游记》幽默十足,也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加浓厚,同时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 二、鲜明的反语讽刺艺术 反语的讽刺艺术手法,是指通过运用赞美和肯定的语言来描述明显的虚假而丑恶的现象,以正话反说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讽刺与不满,实现强化观点、烘托强烈的情绪的效果。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通过鲜明的反语讽刺手法强烈抨击了人性的邪恶。[3]例如,在游历大人国时,格列佛向其国王介绍了英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等,但国王对此却并不赞叹。对此,格列佛认为,“我的祖国原本在文化和武力方面均十分出色,是法兰西帝国的终结者,但没想到他竟如此不屑。”此处,斯威夫特对英国社会进行抨击的意图十分明显,但他却并未直接表述观点,而是选择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的嘲讽态度间接表达出来。显然,在格列佛对祖国的维护言谈中,作者使用了反语的讽刺手法,利用格列佛看似对自己祖国的维护之词进行反面的表达,用一种巧妙而委婉的反语讽刺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再如,在小人国,该国的数学家们借助仪器测出格列佛的身高,根据他们之间的身高比例计算出格列佛每天需要的食物数量,作者在描述这一事件时讽刺道:“这个民族是多么地足智多谋,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