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的见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槐树的见证 久闻齐会有棵大槐树,今天终于站在了它的树荫下。这是一 棵历经700年风雨,仍枝繁叶茂、生意盎然的国槐。这是一棵被 侵略者的炮弹拦腰打断,本已枯死,又奇迹般再生的国槐。这是 一棵至今无法数清树干中到底留有多少颗子弹的国槐。 齐会村位于河北省河间市,河间古称瀛洲。 历史上有所谓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地处冀中平原 腹地的瀛洲即是燕云十六州之一。从战国时期位于燕南赵北,到 北宋时期把守宋辽边界,再到元末明初的兵革互兴之地,河间经 历了数不清的战争。其中,最为残酷的当数抗日战争。而齐会大 槐树所见证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冀中地区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 193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贺龙、关向应率 八路军120师开进冀中,与刚刚成立的冀中军区协同作战,连续 粉碎了日军的三次围攻。1939年4月20日,师部及所属各部转 移到河间县东北坞家村、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休整。就在 这一天,驻沧县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连 同伪军数十人,分乘50余辆汽车浩浩荡荡开进河间城。22日, 又有80余辆大车的补给队随行,耀武扬威地向河间城北的三十 里铺一带进犯,企图对齐会地区的八路军进行重点“扫荡”。 当吉田大队发现齐会村有我驻军时,立即展开部署,将716 团第3营包围在村子里。23日上午9时,敌人在炮火掩护下, 向齐会村发起攻击。进村的道路上有一座小桥,小桥失守后,村 子中央最高处的大槐树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前。我们的战士隐 蔽在大槐树后向敌人射击,敌人的轻重武器也一起射向大槐树。 树上留下了无数的弹痕,茂密的树叶都被打光了。一颗炮弹飞来, 正好打在树干上,大槐树被拦腰打断。 战斗白热化,一个个八路军战士把鲜血洒在大槐树下,但他 们毫不畏惧。巷战展开,9连连长曾祥望从日寇军官手中夺过一 把战刀,一口气砍死3名敌人。敌人进攻受阻之后,居然丧心病 狂地施放大量毒气弹。 大槐树见证了八路军的英雄气概,也见证了我们的胜利。由 于3营拖住了进犯的日军,使贺龙师长完成了调集兵力围歼吉田 大队的部署,战至最后,吉田大队仅40余人逃脱。 齐会歼灭战是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平原后的第一次歼灭 战,也是八路军首次取得平原大量歼敌战斗的胜利。被誉为日军 精锐之旅的吉田大队,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部队。齐会战斗毙伤 其700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中共中央发来贺电予以表彰。 战后,大槐树虽然只剩下半截残躯,但齐会的乡亲们依旧习惯到树旁相聚,津津乐道:“八路军是神兵,贺龙是真龙。” 大槐树还见证了一个外国人,如何“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就是白求恩。战斗打响之前,贺龙师长 本来让白求恩和自己在一起,但白求恩坚决要求靠前一点儿,因 为“战士们需要我和他们在一起“。贺龙师长当即下令:告诉战 士们,白求恩同志就在你们身旁,和你们一起战斗。全师上下情 绪更加激昂。 战斗打响后,白求恩将“战地手术室”设在距离前线仅有五 六里路的真武庙里。炮弹接二连三地在手术室附近爆炸,器械盘 子里的手术器械被震得乱响,庙门口挂着的白布门帘也被炮火烧 着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做着手术。齐会歼灭战打了三天三夜, 白求恩连续工作69个小时,救治了 115名伤员。今天,小小的 真武庙已成为红色教育纪念地。 大槐树见证的不仅有炮火硝烟,还有人间正道。 在齐会战斗八路军参战部队的首长名单中,赫然写有独立第 一旅旅长高士一、独立第二旅旅长魏大光的名字。 卢沟桥事变后,冀中地区一片混乱。树起招兵旗,就有吃粮 人,有人形容当时的局面是“遍地司令”。有的拉起三五千人的 队伍,有的拉起三五百人的队伍,有的只凑了三五个人也自称司 令。高士一和魏大光就是这个时期涌现的“司令”,都有几千人 的队伍。高士一人称“高四爷”,曾担任过国民政府河北省的河 务委员,是知名乡绅。1937年10月,他与共产党员杨琪良、高 万德共同组织起“人民自卫军第五路”。魏大光出生在河北霸县 一户农民家庭,曾在天津当搬运工人,1938年3月组织起“华 北人民抗日联军二十七支队”。这两个人出身不同,经历不同, 但有一个共同点:一心一意跟了共产党。他们愿意接受八路军改 编,毫无条件地服从共产党领导。在贺龙师长指挥下,他们共同 参加了齐会战役,身先土卒,大槐树目睹了他们英勇的身姿。1942 年独一旅奉命调到陕甘宁边区绥德县,接替三五九旅防务,担负 起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使命。西北解放后,高士一是接 管西北交通系统的军代表,后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等职。魏大 光那么于齐会战役之后不久,与日寇作战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贺龙、关向应为他题写挽联,叶剑英发表悼念文章。2014年9 月1日,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而与他们同时期的那些“司令”们,有的像他

文档评论(0)

137****1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00443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