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形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哲学毕业资料).docVIP

庄子的形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哲学毕业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的形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哲学毕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古代文学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502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庄子的形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具体表现研究 2 二、庄子形神关系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表现——“君形者” 3 三、庄子重神轻形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表现——重气韵轻位置 4 文2:浅议庄子内篇哲学思想 6 摘要4-5 8 前言8-9 8 -18 8 -21 8 -23 8 -24 9 -25 9 -37 9 -38 9 -39 9 致谢47 10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庄子的形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哲学毕业资料) 文1:庄子的形神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具体表现研究 一、庄子的“大象无象”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表现——象外之象 《庄子—天地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意思是,黄帝游山,有一天到赤水的北边,登上昆仑山向南眺望,心情很舒畅。回来以后,发现丢了一颗玄珠,就派官员“知”去寻找,未果。后来又派官员“离朱”去寻找,也没有找到。紧接着派官员“喫诟”去寻找,也没有找到。最后派“象罔”去找,却找到了。黄帝说:“真奇怪,为什么象罔能找到呢?”在这个故事里“知”是知识,用书本的知识去寻找“道”,不能找到。“离朱”传说目力超人,能在百步之外看清针尖,这里指外在的观察力,说明“道”不可观察。即庄子说的“灭文章,散五散,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喫诟”,指语言,通过语言也不可找到“道”。“象罔”是说没有形迹,只有他找到了玄珠,故“大象无象”。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道不能用书本知识、感官、语言去寻找,因为道是无形迹的。道是飘忽的、空寂的、虚茫的,道是“象罔”即无象,也就是《老子》中说到的:“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齐物论》:“是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本体,却寻不到它的踪迹,它确实存在,只不过存在于一切生活以外,见不到形状。无象的世界是世界的本体,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庄子》中说,在有形的世界背后有一个无形的世界,这个无形的世界是决定者,即庄子说的“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明代王逵《蠡海集》:“天赋气,气之质无性情,雨露霜雪,无性情者也,地赋形,形之质有性而无情,草木土石,无情者也。天地交则气形具,气形具则性情备焉。”地是一个可见的世界,神是一个不可见的世界,神为主,形为辅。地之有形,而天则无形,有形世界的背后,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控制着世界,即无象为象之主,无象为象之祖。在中国艺术中也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有形的,可见的,表现为艺术作品中的画面、线条等;另一个是无形的,未见的,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需要鉴赏者慢慢品味。前者就是“象”,后者则是“象外之象”,这个“象外之象”就是艺术世界中的“道”,即庄子所说的“无象”。不管是关于世界的“道”还是关于艺术世界的“道”,都是没有踪迹可寻的,是虚空的,不可说的。因此用庄子的“大象无象”看待中国艺术世界是合理的,都是在探讨“有”跟“无”的关系,都是在追求“有”世界背后的“无”世界。中国美学十分注重“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等思想。在艺术世界中,鉴赏者追求的是“象外之象”,是超出形式之外的意味世界,要品味画面、线条等具体表现下的生命力。因此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创造中,就是形与神的关系,形是画面、线条等,神就是作者追求的“象外之象”的境界,即生命感。 二、庄子形神关系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的表现——“君形者”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除了对技法的追求外,也要重视“神”,即作品中要呈现出来的活泼的生命感。这种活泼的生命感最初来自于关于个体生命的哲学。《庄子》中将人的生命分为形、神两个方面。《徐无鬼》:“劳君之神与形。”《在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在形、神之间,神为主,形为辅。”“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黄帝被立为天子19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得到广成子点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