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岭界隧道过软基段施工处理技术.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岭界隧道过软基段施工处理技术 1.前言 软土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 等。虽然双侧壁导坑法和中隔墙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限制了大型 施工机械的使用,降低了工效;二是在软硬围岩相间的隧道施工 中,施工方法的调整时间很长;三是临时施工支护多,投入大,不 经济;四是施工中相互干扰大。在岑梧高速公路牛岭界隧道施工 中,采用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是由于在牛岭 界隧道Ⅰ类围岩段长度 115 米范围内不存在软硬围岩相间,目的是 在拱脚施工条形基础提高拱脚承载力,在该隧道采用此法成功地解 决了隧道整体下沉、拱脚变形扭曲等难题,确保了工程监理质量和 工期。 2.工程概况 岑梧高速公路的牛岭界隧道,位于广西岑溪市与苍梧县交界处,距 岑溪市安平镇约 3. 5km 。隧道设计为两座独立的分离式隧道,两座 独立隧道的轴线间距为 50 米,其中隧道右线长 1452 米 (YK30+935~YK32+387 ),左线长 1440 米(ZK30+920~ ZK32+360 )。软土隧道右线长 115 米(YK30+960~YK31+075 ), 监理工程师论坛 / 左线长 115 米(ZK30+940~ZK31+055 )。隧道建筑限界宽为 10.25 米,在主洞与行车横洞交叉处设置紧急停车带,其断面比正 常断面加宽 2.5 米,高仍为 5 米,正常隧道建筑内轮廓采用单心圆 断面,半径为 R=5. 80 米,最大埋深为 128 米。 2.1 地形地貌 牛岭界隧道洞址区区属丘陵地貌,由于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山体 较陡峻,沟谷较发育,沿山体残坡积物及风化层覆盖普遍,植被生 长较茂盛。隧道穿越丘陵分水岭地带,左侧被 207 国道二级公路呈 弧形围绕,南西侧(岑溪方向洞口)为安平侵蚀山间盆地,地势较 为开阔平缓。其中 YK31+700 东南面约 350m 处为一面积不大的山 塘水库,由近南北向山沟筑坝而成,水面高程约为 280m.隧道轴线 地段山脊分水岭高程约 320~340 米,两侧洞口端地面高程约 210~226 米,相对高差约 110 米。进洞口自然坡的坡角约 25°~ 35° 。山体发现两处小型滑坡,主要为覆盖层的浅层滑坡。该地形地 貌给岑溪方向软岩段施工增加了较大难度。 2.2 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调查、物探(初勘)和钻探资料,勘察区地层由第四系搜 盖层(Q)和奥陶系中统缩尾岭组(02S )的碎屑岩组成。红~黄色素 监理工程师论坛 / 填土,稍湿~湿,顶部成分以砂岩碎石为主,含少量粘土和细砂, 结构较紧密,底部以细砂、粘性土为主,结构较松散,为 207 国道 二级公路路基填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 ZK1 和 ZK5 孔附近一 带,厚 8.00-17.80m 。该段含水量较大,主要以砂粘土(砂岩全风 化物)和碎石土为主,结构构造全部被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 部分风化成土状,含水量较大无承载能力。地下水出水状态少数地 段呈淋雨状或涌流状出水,大部份地段呈潮湿或点滴状出水。在开 挖过程中洞壁岩体位移持续时间长,成洞性差,无自稳能力。 2.3 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经过地段地势较陡峻,均为非可溶岩岩层,以侵蚀地貌为主, 沟谷较发育。其间 K31+360 地带山岭构成了地段内的分水岭。大气 降水呈短小径流由分水岭向两侧排泄,隧道经过地段的基岩透水性 差,为弱透水一相对隔水岩层,加之山坡(体)上普遍覆盖植物和 残坡积物,大气降水多沿山坡流走,故地下水不丰富,有限的地下 水主要埋藏在近地表风化、半风化基岩和残坡积层中,为浅层孔 隙、裂隙潜水,岑溪端一般在山沟较高部位以下降泉形式排泄,涌 水量在 0. 3~0. 6L/s,其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水为大气降水补给,地 形陡峭的地段,自然排泄不通畅,地下水对该段隧道施工影响很 大,特别在冲沟地段 YK31+040 右侧距隧中 30 米有两泉眼,常年 有水,涌水量在 10~20L/s 隧道上覆围岩破碎及土层薄,易渗水, 监理工程师论坛 / 其间的山沟地表水和地层中的孔隙裂隙潜水可能对隧道掘进带来较 大困难。 2.4 结构设计 牛岭界隧道Ⅰ类围岩段采用洞口加强衬砌,超前支护为 φ89×4 大管 棚、长 1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