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级培养方案
〇、 专业类及专业简介
土木类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一线,聚焦建筑、桥梁、道路、铁路、地下工程的设计、建造、维护、管理等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培养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立足、走向全国、对接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土木工程建设。我校土木类专业包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铁道工程等专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工学门类土木类专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与给水排水相关的领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化学、生物学、水力学为主要学科基础,综合运用工程力学、材料设备仪表与控制、信息科学、管理、运营、经济、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不断吸收融合分子生物学、纳米科学与技术、膜科学与技术、痕量分析与检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面对以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洪涉灾害为标志的水危机,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为理念,解决给水排水行业的工艺技术及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问题。
一、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适应城市建设行业的发展需求,从事城市建设领域的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和水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 5 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工作锻炼,能够达到下列职业和专业成就目标: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能够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工程、工业水处理工程及城市规划等设计研究工作;
能够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工程、工业水处理工程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从事给排水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造价及工程审计等相关工作;
能够从事市政给排水工程及工业水处理工程相关项目的运营管理。
二、 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能够获得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行为习惯;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系统地掌握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和水质分析化学等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系统地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等学科基础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能够从事相关的工程可研编制和施工图设计工作;
了解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与过程,能够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掌握给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工程造价的方法,能够从事给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相关工作;
了解给排水生产及设备运行管理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运营管理;
了解给排水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关系见表 1.
表 1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关系表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1.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
2.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
√
3.外文听说写能力
√
4.计算机应用能力
√
√
5.数学与物理学基础
√
6.化学知识能力
√
√
7.微生物等专业基础
√
√
√
8.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
√
√
9.给排水工程施工与管理
√
√
√
√
10.水工程经济分析与造价
√
11.生产设备与工艺管理
√
√
√
√
12.给排水技术前沿与发展
√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水质工程
四、 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制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 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
毕业基本要求:在弹性学习年限内,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最低毕业要求学分,准予毕业。
学位授予条件:本专业毕业生,满足《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最低毕业要求学分见表 2。
表 2 最低毕业要求学分
课程类别
必修
选修
合计
比例
通识教育(GE)学分
46
19
65
38.0%
学科基础(DB)学分
54
0
54
31.6%
专业素养(PQ)学分
45
7
52
30.4%
最低毕业学分
145
26
171
100.0%
创新创业学分
4
4
8
4.70%
选修课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最低毕业学分=15.2%
六、 专业类课程
课程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杭州地铁五号线车辆段TOD综合体结构设计.pdf VIP
- SHS 01009—2019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docx VIP
- CO_2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效能对比试验.pdf VIP
- 《情感共鸣:制作激发心灵的课件》.ppt VIP
- 辽宁省辽南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围棋入门教学课件成人.ppt VIP
- 杭州工业遗存保护的生态化策略探析.pdf VIP
- DB13_T 6161-2025 乡村振兴村域特性与产业发展适配性评价规范.pdf VIP
- 03D103 10kv以下架空线路安装.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物理试卷(无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