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43页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1、平时成绩占30%2、闭卷考试占70%第2页/共43页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田晶第3页/共43页主要内容:第一节 认识“教育”第二节 教育要素第三节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第四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五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4页/共43页第一节 认识“教育”一、日常用法中的“教育”二、词源中的“教育”三、教育学中的“教育”第5页/共43页教育一、日常用法中的“教育”1、教育作为一种过程,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 “我从这部影片收到了深刻的教育。”2、教育作为一种方法 “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第6页/共43页二、词源中的“教育”1、“教育”的汉字起源 “教”字的左下方表示一个孩子,是教的对象,左上方的两个叉表示占卜活动,是教的内容,右方是一个手持鞭子的人,表示教的过程与手段,整个字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学习。 “育”字左下是一个孩子,右半部是一个妇女,整个字像妇女养育孩子之形。(教、育)甲骨文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当时这两个字还并不是一个有确定意义的词。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多体现在有关“学”的论述上,如《学记》(作者没有确切的考证)、《进学解》(韩愈)、《劝学篇》(张之洞)。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翻译日文书籍的工作中,有关“兴学”的活动和理论就借用了日文中的“教育”一词。 第7页/共43页2、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该名词由动词“educere”转换而来。 “educere”由前缀“e”(出)与词根“ducere”(引导)合成,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 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从中、西方“教育”的词源来看都反应了教育是一种培养儿童的活动。第8页/共43页三、教育学中的“教育”《教育大辞典》: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概论》(叶澜):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第9页/共43页《教育学》(教育学编委会):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相统一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第10页/共43页第二节 教育要素一、教育者二、学习者三、教育影响第11页/共43页一、教育者教育者就是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对教育认识的不同,对教育者外延的理解也不相同。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自身在培养人的活动中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第12页/共43页二、学习者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作被动接受的人)学习者体现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学生(身心两方面尚未成熟的人)学习者的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3、不同的人在学习中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4、不同的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第13页/共43页三、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实现沟通的中介,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内容:体现于教育材料、教科书、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根据一定教育目的以及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选择、组织)手段: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进行设计)第14页/共43页第三节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一、教育的产生二、原始社会的教育三、古代社会的教育四、现代社会的教育第15页/共43页一、教育的产生(一)教育产生的原因 有意识、有目的地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是维持生命和群体延续的必需手段。(二)教育产生的条件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2、语言的形成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第16页/共43页二、原始社会的教育(一)非独立性 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和机构。(二)贫乏性 教育内容上只有简单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宗教观念、行为规范等,教育方法主要采取口传身授。(三)无阶级性 教育不分阶级,仅在教育内容、要求上有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原始社会的教育虽然很原始,但却是使当时简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