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畜牧兽医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医学心理学”中“临床医学”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528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2
1、 流行病学 2
2、 病例 3
3、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 3
4、 病理变化 4
5、 实验室诊断 4
6、 综合措施 5
7、 总结 6
文2:埇桥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6
1流行特点 7
2主要临床症状 7
3综合防治措施 8
4 参考 文献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畜牧兽医论文资料)
文1: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引言
目前,猪发病多以体温升高至41℃以上,皮肤发红,皮肤出现方形、圆形、疹块,呼吸急促,两耳蓝色,拐脚等临床症状为特征,经临床诊断,多为猪丹毒与猪蓝耳、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给养猪户带来损失。现就猪丹毒混合感染的综合诊治报道如下。
1、 流行病学
猪丹毒病主要感染架子猪,呈现地方区域性流行,母猪不易感染,主要通过病猪传染,主要由虫子、蝇虱蜱进行传播。从不同病例上看,不同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根据笔者临床掌握的情况看,这种病症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大范围传播。以猪附红细胞体与猪丹毒混合感染为例,某养猪场一共饲养了669头生猪、394头育肥猪、212头仔猪,在养殖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消毒、免疫处理之外,采用自配全价料的方式进行喂养。场内饲养员于2017年9月12日发现部分仔猪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四肢关节发炎肿胀,较为严重的还出现了跛行等症状。饲养员在第一时间,针对发病猪使用了青霉素、土霉素、病毒灵等药物,但效果不明显;9月13日早晨部分发病猪死亡,患病猪增加,据统计,一共3只仔猪死亡;9月15日中午,死亡数量提高,其中包括18头仔猪、6头育肥猪;隔天,饲养场主将3头死猪、6头病猪送到有关部门进行会诊。经过诊断分析,最终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与猪丹毒混合感染,通过四环素、血虫净、磺胺甲氧嘧啶、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饲养环境、饮食进行调整改善。5d后,猪群不再出现死猪,继续用药,3d后,猪群基本恢复健康。324头猪发病,197头猪死亡,而其中有123头为仔猪,由此可知混合感染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强,其中仔猪受到的影响最大[1]
2、 病例
为了进一步分析猪丹毒病混合感染问题,笔者从掌握的资料数据中提出了2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为后续的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例1:2017年4月20日,遂川县枚江镇某猪场猪发病,经实地观察,有9头猪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至℃,皮肤发红,有的猪站立不长,食欲减退、废绝,粪便干硬,皮肤出现疹块型皮疹且高热不退,后期个别猪两耳蓝色,皮肤感染。
例2:2017年5月3日,遂川县泉江镇某养猪户报告,其饲养的体重40kg以上的16头猪发病,现场观察,猪精神沉郁,体温℃,不食,个别猪呕吐,眼结膜充血,耳、颈、腹、背皮肤潮红,个别猪耳朵蓝紫色,病猪背部、腹侧殿部有突出皮肤表面的疹块,后期皮肤苍白,衰竭死亡。
3、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通常分为3类: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除此之外还有隐型感染,虽然没有急性病的症状,但可致慢性猪丹毒。
急性型:突然发病,有时急性死亡。精神高度沉郁,不饮不食,体温40~42℃,高烧稽留3~5d,部分猪可表现颤抖,当接近时表现愤怒,并走开伴有尖叫,走路表现僵硬,停下后快速躺下。结膜充血,眼睛清亮,粪便干硬附有粘液,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腹泻,有时带血液,小猪更明显。哺乳和断奶仔猪多为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为1d左右。
亚急性型(疹块型):病程7~14d,病初体温在41℃以上,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渴、便秘,有时出现呕吐,发病后2~3d多部位皮肤,特别是颈部胸侧、背部、腹侧四肢等处出现方形、菱形或圆形疹块,稍凸起于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初期疹块指压褪色,后期变为紫黑色。
慢性型:通常由急性或亚急性型变为本型,但也隐性发病。病猪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但猪只消瘦,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慢性浆液性纤维性关节炎、慢性疣状内膜炎和皮肤坏死,前2种往往同时在病猪上发生,皮肤坏死多为单独发生。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心脏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低成本建筑立面设计中绿色建筑理论的应用(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现代建筑设计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高速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核心探究(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青岛中学建筑复合化设计案例研究(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阿尔托建筑设计思想的内涵及作品分析(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意义及问题(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乡村民宿设计中生态低技术的运用实践(行业资料).doc
- 青年公寓室内空间设计问题与改进思路(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某医院地下车库柱开裂损伤原因与预防(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现代绿色住宅节能设计问题与对策(建筑设计论文资料).doc
-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机工程领域应用中的问题及发展(农学论文资料).doc
- 研究肥料对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的作用(教学资料).doc
- 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行业资料).doc
- 小麦耐热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农学论文资料).doc
-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农学论文资料).doc
- 分析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对传统园林设计准则的影响机理(行业资料).doc
- 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农学专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资料).doc
- 分析农业大学中地理信息科学建设的必要性(教学资料).doc
- 大数据时代到来农学地理信息科学的挑战和机遇(教学资料).doc
- 南京地区蓝莓栽培品种筛选试验分析(农学论文资料).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