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与刘抗的鱼雁往来.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海粟与刘抗的鱼雁往来   刘海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和上海美专的创办者。刘抗是新加坡现代艺术的先行者,曾就读和执教于上海美专,陪刘海粟同游欧洲,与刘海粟数十载师友情缘,被其师誉为“南天一柱”。自1929年刘海粟第一次欧游,在巴黎与刘抗、陈人浩、傅雷结伴同行,参观博物馆,拜访艺术名流,游览各地名胜之始,刘海粟与昔日上海美专的学生,此时正在法国留学的刘抗、陈人浩之间缔结了更为炽热亲近的师友情谊。与傅雷一见如故,结为莫逆,而后常年抵牾,难解心结。1931年,刘海粟先行结束游学回到上海,重理美专事务。从此无论是同在美专任职还是抗战爆发刘抗远走南洋,几十年间,师生的情谊互通靠往来鱼雁维系,艰难时世中亦从未间断。近两年来,新加坡刘抗家属陆续整理出刘海粟刘抗间往来的大量书信,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跨越半个世纪。书信所及包括刘海粟邀请刘抗来母校执教,探讨绘画艺术,困难时期刘海粟请刘抗代为鬻画补贴生活,同上黄山写生种种。   信中的内容事无巨细,拉拉杂杂,三言两语间谈及了人和事的细节,这些记录不经意地成了历史的注脚。十分感谢刘抗先生的长公子刘太格先生和夫人葛月赞(gretchenliu)女士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这些信件的内容,并交由刘海粟美术馆负责信件在中国大陆的出版事宜。担此重任,我们唯有兢兢业业地完成信件的整理,排序、录入和出版,才能不负刘抗家属的托付,不负历史的机缘。大约从两年多前,我们开始着手整理这些文件。尽管信件保存得十分完好,然而毕竟年代久远,信件随主人辗转多地,纸张老化散落,信纸与信封不能匹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两位通信人的字迹有时也不易辨认,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刘海粟的境遇糟糕,身体孱弱,多次中风,使他几无握管之力,笔迹颤抖难辨。在此也要特别感谢杭州的刘远山先生帮助我们辨读和录入了几乎所有的毛笔书信,一些海老晚年病中手书的难认文字则由其小女儿刘蟾女士帮助辨认。一些书信信封遗失,信末只落款月日,我们只能根据信中所及事件推算写信的年份。但终有几封书信,只知时代不能确定年份。此次书信集共收入了70封信,其中绝大部分是刘海粟写给刘抗的信,刘抗写给刘海粟只有区区几封。由于1949年复杂曲折的社会政治环境,刘海粟的早期书信留存很少,因此此次出版的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信件就显得尤为珍贵,对一些历史细节的印证莫过于当事人当时当地的记录来得可信。   为了清晰地阅读和理解这些书信,我们将刘海粟和刘抗的通信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两人通信中常常谈及身边的朋友,其中有一位重要的友人,他的痕迹似有若无地隐现在他们的书信中,这就是傅雷。傅雷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法国经刘抗介绍结识刘海粟,彼此意气相投,傅雷归国后受刘海粟之邀到上海美专任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疏远绝交近二十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恢复往来。对照着2016年重版的《傅雷家书》和新出版的《傅雷书信选》,对于一些事情的解读当会明晰而丰富起来。新加坡刘抗家属亦贡献了一些刘抗与傅雷的书信用于《傅雷书信选》的出版,这对我们阅读刘海粟与刘抗的往来书信,了解通信人的思想和生活以及接近历史真实都是很有裨益的。刘海粟刘抗书信的出版以及这些年其他历史人物的书信出版,都为我们的观看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日常的、私人的通道,他们书信往来中的信息符码所编结成的人际交织网络尽可能地将躲避在时代惊涛下的个人日常生活打捞起来。   20世纪30年代的书信主要是关于刘海粟邀请刘抗等人来美专任教、美专的办学状况和张弦的去世等内容。1933年2月刘海粟与刘抗之间的一组来信是关于刘抗、陈人浩在接受了刘海粟的邀请准备赴上海美专任教,但临近赴任时接到校长刘海粟的来信商榷降低薪水的事宜。刘抗显然觉得突然,因为上海的生活开销昂贵,所以很难接受。在20世纪30年代的另一封信中刘海粟又向刘抗提到“薪水问题”,但这一次好像容易些,“附去手条当可解决”。此外,张弦和刘抗在青岛带队美专旅行写生时亦接到校长的信,让他们“经费务必量入为出,万不得已时只可缩短期限”。凡此种种,可以窥见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的经营和生存仍然十分不容易,经费的短缺造成了师资的不稳定,与教师的合约常常是一年一签,薪水也是一聘一议,时有浮动。   张弦,留学法国,1928年学成回国,受聘于上海美專任西画科教师。1929年,陪同刘海粟游学欧洲,期间常常与刘抗、傅雷、陈人浩结伴而行,结为挚友。从书信中可以得知,1936年春,张弦和刘抗还带领美专旅行写生至青岛,岂料仅隔两三月,他便在家乡病逝。从刘海粟给刘抗的信中可以得知此事对刘海粟的打击很大。同时,此时已离职美专的傅雷在得悉噩耗后更是悲痛欲绝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