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学生的信息活动越来越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师生大多只关注技能训练与操作实践,忽略了德育的渗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课堂中的德育内涵,丰富德育渗透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2016年国家教育部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书写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篇章。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和学科德育实施范畴,选择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明白了“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理念。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的工作,信息技术课堂同样要担当起这个责任,落实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2]。《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只有培养学生形成了正确和优秀的人格品质,才能进行正向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现代社会信息快速传播,在给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信息,如互联网上传播的色情、暴力、诈骗等信息[3]。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烈,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影响,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恶劣行为引发犯罪事件。对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科的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感。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虚拟与现实结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形成一种习惯,习惯造就一种性格,性格决定人的一生。”这句名言突显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德育应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开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把行为习惯培养作为一个学习目标[4]。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中考应考科目,部分学生在思想上轻视这门学科,导致有些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用来放松学习压力的,结果降低了行为规范的标准与要求,直接影响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机房日常行为规范制度,还可以利用学科特点,增加学生电子信息化行为习惯养成长效机制,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新学期第一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实名登录机房使用网络平台,记录每台学生机的使用状态,并设置留言框,学生可以点赞或者提出意见;平台信息不断更新并保留至学期末,一直陪伴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明白文明使用计算机和爱护桌椅并不只是为了自己,还是对其他班同学能正常上机的一种公德行为。在学习《计算机资源管理》时,教师分别设计了真实和虚拟的场景,两个场景都包括一堆整齐和一堆零乱的书卷,然后组织两组学生进行“密码破解”文件搜索游戏,经过紧张刺激的比拼,两个场景中搜索整齐资料堆的那组学生都能最快破解密码。在学生学习计算机文件排列与回收站的知识时,教师展示两张教室中两位学生书本不同摆放状态的照片,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操作中形成的爱干净、有序分类的行为习惯融入学习生活中,达到虚拟与现实生活良好习惯的统一。
2.设疑辩证,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德育元素。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良莠不齐的信息。教師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提升信息意识,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正确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在学习《追寻计算机发展的足迹》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关于算盘起源的问题,引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在学生汇报环节,一位学生代表说:“算盘发明的国家是中国。”接着另一位学生回答:“算盘发明的国家是日本。”在学生等待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时,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上网搜索资料,但是同学们找到的结果却不相同?”接着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赛,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