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另据卫生部连续三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布病的新增病例2002年为非作歹5505、2003年为6448、2004年上半年为5753,呈迅速上升趋势,这些患者绝大多数为牧民、饲养工和兽医。椐OIE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叙利亚患病人数为25980人、土耳其为18264人、墨西哥为2582人、塔吉克斯坦为1321人、美国为116人。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2.2 动物食品细菌污染的控制措施 做好动物疫病检测,是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动物食品细菌污染,主要是由于动物生前感染和动物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造成的。因此,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要在动物的生产、运输、食品加工和储藏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 3.食源性寄生虫病与食品安全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因进食生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目前,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特点:(1)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急骤上升;(2)以往少见或罕见的寄生虫感染时有报告;(3) 一些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感染率正在不断上升;(4) 食品及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给一些外来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从而构成了新的传染源;(5) 一些原本被控制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又死灰复燃,再度肆虐;(6)由于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援外人员可能把一些国内原先没有的寄生虫(如罗阿丝虫、热带利什曼原虫等)带到国内。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 3.1 食生或不熟的哺乳动物肉引起的寄生虫病 有些寄生虫病可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 生食或半生食这些动物是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重要途径。 3.1.1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 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遍布全球,以欧美发病率最高。我国人群高发区主要是云南、河南、湖北、东北三省。猪旋毛虫检出率以河南、湖北最高,个别乡镇的检出率高达50.2 %。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生食猪、牛肉习惯,时有暴发流行。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 据统计我国云南、西藏、香 港等地98 个县市均有本病发 生,发病人数23419 例,死亡 238 例。造成暴发流行558起, 仅云南省历年累计达36 起之多。 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包囊的家畜肉或野生动物及其制成品,是人体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患者中吃生肉的占90 % 以上,风味小吃水饺、火锅、涮羊肉、过桥米线、烤肉等,在烹调过程中未达到足以杀死虫体的温度,是造成该病局部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 3.1.2 带绦虫病( Taeniasis )/囊尾蚴病( Cysticercosis) 猪/ 牛带绦虫病是由于人吃了生的或半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 牛肉而致。猪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尤以中非、南非、拉丁美洲和南亚地区多见。我国大陆除浙江省外的29 个省都有带绦虫感染的病例报道。近年来,各地的感染人数呈增加的趋势,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52.47%,其中西藏、四川两省(区)的感染率分别上升了97%和98%,主要因牧民生食牛肉而感染。猪带绦虫病以黑龙江感染率最高,牛带绦虫病则以西藏为首,个别地区感染率高达70 % 以上。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九页。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九页。 流行区的居民喜食生的或未熟的猪、牛肉, 对本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囊尾蚴病是由于人吃了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食物或绦虫病患者自体感染所致。猪带绦虫病人有16 %~25 %同时并发囊虫病。国外报告的450例人囊虫病中,21. 6 %有绦虫病史。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寄生虫病之一,危害程度大于带绦虫病,致病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其中以脑囊虫发病率高,抽搐、头痛、癫痫为常见症状(53.8 %、50.5 %、33.0 %)。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九页。 第四十页,共五十九页。 亚洲带绦虫( Taeniaasiatica)或称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主要是由于生食猪肝或野猪等野生动物的内脏引起。亚洲带绦虫在我国台湾首次被发现。在1988~1992 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中发现,云南兰坪县三届乡人群粪检带绦虫卵阳性率为47.4 %,驱虫头节鉴定为亚洲牛带绦虫。现已调查研究证实云南省有亚洲带绦虫的存在。广西、贵州、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亚洲带绦虫人体感染的研究工作也已逐步展开。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3.1.3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为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呈全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