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与致贫因素分析.docxVIP

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与致贫因素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与致贫因素分析 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与致贫因素分析   摘要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目前,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决战决胜阶段,精准脱贫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贫困突出的江西革命老区为例,采用esda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空间贫困分异特征、陷阱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发现:①从时间维度看,2000—2016年,受国家贫困标准线大幅调整影响,江西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呈现三个断点下降时期,总体脱贫进程加快。②从空间维度看,江西革命老区各县(市、区)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明显减少,贫困分异特征表现为高贫困地区集聚于南部的集中连片区或国家级贫困县,低贫困地区主要集聚于北部的非贫困区。③进一步通过空间检验发现,江西革命老区贫困以“高-高”集聚模式为主,并形成“空间贫困陷阱”,均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区或国家级贫困县;少数地区的贫困还存在“低-低”集聚模式,形成“脱贫溢出效应”,均属于非贫困区。④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之比和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显著加剧了江西革命老区贫困水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减贫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贫困空间滞后项的显著为正也再次验证了江西革命老区“空间贫困陷阱”及“脱贫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相邻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的减贫效果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本文提出实现江西革命老区精准脱贫建议。   关键词空间贫困;空间贫困陷阱;致贫因素;江西革命老區;集中连片特困区   目前,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决战决胜阶段,但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仍有高达1660万的贫困人口,其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的深度贫困地区,该区域绝大多数属于革命老区或涉老地区。尽管建国后的革命老区取得较快发展,但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滞后,导致革命老区的民生和贫困问题的凸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下,政府强化对革命老区经济民生的推动工作,出台并初步形成“1258”关于支持革命老区脱贫及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即1个总体指导意见、2个区域性政策意见、5个重点老区振兴发展规划、8个涉老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其中,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振兴革命老区的关键在于破解突出的贫困问题,重点提高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及农业生产条件,并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全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创区及扶贫攻坚示范区。为进一步科学规划并细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及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措施,2014年国务院出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科学确定原中央苏区的发展战略定位,即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创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特色优势的产业基地、著名的旅游胜地、重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及生态屏障。一系列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扶贫攻坚政策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府对革命老区贫困问题的重视及对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心。基于此,本文拟以江西革命老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在全面建成小康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革命老区精准脱贫,这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学术价值。   1文献综述   贫困问题的综合复杂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致贫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致贫因素的研究最早兴起于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的探讨。schultz[1]提出人力资本匮乏是致贫的关键因素,且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是形成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2],其中教育被认为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3-5]。程名望等[6]则认为基础教育和健康均是影响农户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变量,且人力资本的投入更应该关注健康问题。还有学者关注代际关系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认为贫穷通过削弱教育投资、医疗保障、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本投入传递给下一代[7-9],形成贫困的“马太效应”[10]。此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农村减贫具有重要影响[11-13],经济增长的“滴漏效应”有助于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但并不能解释贫困下降的全部内容,该过程的收入分配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当收入差距扩大会阻碍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罗楚亮[14]通过分析贫困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验证上述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并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影响。另外,有学者提出社会资本在解决贫困和经济脆弱性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15-16]。社会资本包含社会网络、信任和规范三个维度,其中社会网络能够提供共享信息、降低风险成本,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可获取更多有利于就业和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