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脊轩志》(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摘要]文言文教学可以说占据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入选教 材的名篇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白话 文难以取代的意义。然而现实的情形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使文 言文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改进教法, 找到链接文言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途径。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 笔者抓住和学生在年龄上的相通之处,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他 们用古人关照自己,获得启迪。
[关键词]深厚内蕴,感受力,生活体验,唤醒
《项脊轩志》是一篇动人的明代小品文,借一间小阁子,用疏淡的 笔墨凝聚的深情令无数文人动情,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呈现出另一种 情形。教师要么罔顾文章的深厚内蕴而只有字词的讲解,要么对与” 先大母”先妣亡妻’的情感分析得头头是道口假设悬河,学生却无动 于衷甚至神游天外,甚至对儿寒乎?欲食乎?大类女郎也’这样深 切的语言描写忍俊不禁哄堂大笑。我们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泪点高、 笑点低,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力缺失的表现。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压力大,再加上电子产品充满着工 作之余的各个角落,遑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长大的学生,就是 本来更应该对鲜活的生活保持着敏感和热情的语文老师,也渐渐地变 得麻木迟钝了。所以,要想让学生读出《项脊轩志》的深情,还需要 我们想方法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 笔者进行了下面的尝试。
清代文学评论家梅曾亮曾经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项脊轩志》的内 容:”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许多教学案例都把鉴赏重点放在三 世之遗迹’上,即文章的第2至第5段,对第1段中阁子的描写轻轻 带过。笔者却认为,第1段值得和学生一起好好品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 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 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 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借 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 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针对这段文字,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这是一间怎样的阁子?对 这间阁子作了怎样的改造?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这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学生借助注解就能轻易解答。设置第三 个问题的本意,正是要唤醒学生的感受力,引导他们走近。
文章除后记局部外,是归有光先生在18岁的时候写下的。生活在 500年前的这个少年,他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一定与 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和我们的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他 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学生有一些什么样的不同呢?这之间的“不同 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呢?学生很快结合文本给出以下答案:安静、 闲适、有理想、有抱负、爱读书、志趣高雅。可是,这样的答案依然 是流于外表,是符合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的答案。笔者试图借助这 个少年的精神状态唤起他们的反思,于是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你 装饰过自己的教室或者书房、卧室吗?你有没有想过给你的房间取一 个名字?也许你的桌上也堆满了书,可都是教材教辅,你的桌上有一 本自己喜欢的书吗?宿舍的床头呢?家里的卧室呢?你见过”明月半 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景致吗?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你有 多久没有抬头看过月亮了?你上一次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时候? 天天生活的这座校园,你认真地欣赏过它吗?你知道它什么季节开什 么花、结什么果吗?
这几个问题由文本拓展到生活,其间笔者还穿插讲述了自己印象深 刻的几个生活体验:永宁卫城的鸟叫声、灵秀山的松涛声、篮球场边 小桃树的四时变化、夜晚像挂着小灯笼的芒果树。这些都是学生身边 本应司空见惯却未必留心过的情景。学生听得饶有兴致,笔者还欣喜 地看到了学生深思的神情,也得到了以下这些令人惊喜的感悟(文字 经过笔者整理工
第一,自得其乐。这间阁子尽管狭小破旧,但这个少年却丝毫没有 一个落魄子弟的窘迫,反而俨然拥有了整个世界,在这里读书、观月、 窥鸟,他就是这个世界的国王。第二,自由自在。逼仄的空间缺乏以 局限他的心灵,他有着广阔的精神天地,他的精神追求使他获得了心 灵的宽广和自由。第三,很诗意。他很有生活情调,与他相比,我们 的生活太粗糙了。这样的思考可以说是关照自己而贴近的。最后笔者 借用南唐词人冯延巳与中主李璟之间风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的一段佳话以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名言”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 地栖居,对这堂课做了一个小结:风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小鸟 欢快地啼叫,干卿何事?小桃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干卿何 事?芒果树晚上是什么样子,干卿何事?这一切可以跟我们没有任何 关系,除了学习的紧张、工作的繁忙,我什么都感受不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