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名医许胤宗 生平简介
姓名
许胤宗
字
暂无资料。
别名
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
626年
所在朝代
隋唐
出生地区
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
主要成就
暂无资料。
擅长领域
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
暂无资料。
一、许胤宗简介:
许胤宗,古代医家名。隋唐间医家。一作引宗,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官至散骑侍郎、尚药奉御等职。善治骨蒸证,其医术颇为人称赞,或有促其著书立说者,对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终不著书传世。
二、人物介绍: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6世纪中,他曾用药物熏蒸法为陈国柳太后治病。时太后患风病不能言语,口噤不能服药,他以黄芪防风汤置于太后床下,熏蒸使药气如烟雾,入病人腠理而奏效。当晚太后能言。许胤宗因此被任命为义兴太守。许氏还善于治疗骨蒸病(类似肺结核病)。唐武德年间(公元 618—626年)关中(今陕西中部)一带骨蒸病流行,患者大批死亡,诸医束手无策,然经许氏诊治者多获痊愈。
三、主要著作:
暂无资料。
四、学术内容:
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曾批评“不能识脉,莫识病原,以情臆意,多安药味”的医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药力即纯,直攻病所,病立全愈。他一生诊病用药,独具特色。但他认为“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故其一生不曾著述。
五、临床应用: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纪中,他曾用药物薰蒸法为陈国柳太后治病,时太后病风不能言,口噤不能服药,他以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薰蒸令药气如烟雾,入病人腠理而奏效,当晚太后能言,胤宗因此授义兴太守。
六、后世影响:
暂无资料。
七、轶事典故:
暂无资料。
八、后人评价:
暂无资料。
九、主要经历:
许胤宗早年在南朝陈国为官,由于治好当时陈国柳太后的中风病而出了名。隋朝时担任了尚药局奉御。许胤宗诊治疾病时特别讲究用药,而且在用药方法上也有所创新。柳太后得的是中风,中风之后面部神经麻痹,嘴也失去了正常功能,不能吃东西,更别说给她吃药了,这可难坏了给她治疗的御医。许胤宗给柳太后看过之后,就命人做了十多剂治疗中风的黄芪防风汤,其他御医看了说,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药,还做这么多汤药有什么用啊!许胤宗笑答说,虽然太后现在不能用嘴喝,但是我可以用其他办法让太后服药。他叫人把滚烫的汤药放在太后的床下,汤气蒸腾起来,药气在熏蒸时便慢慢进入了太后的肌肤,并从肌肤进入身体,药效逐渐发挥,达到了调理气血的作用,柳太后的气血得到调理,在被汤药熏蒸了数小时后,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其他御医们都惊叹于许胤宗竟然能想到如此绝妙的办法。熏蒸施药法应该是我们现代雾化吸入疗法的前身,今天先进的气雾剂乃至超声雾化器都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不过对于一千多年以前的医家来说,能够想到这样的方法治病,真是令人叫绝的一件事。许胤宗还擅长治疗骨蒸疾,也叫痨病,就是我们今天的结核病。唐代关中地区流行骨蒸,这种病有传染性,很多医生都治不好,但是许胤宗却是“每疗无不愈”。治一个好一个,令同行望尘莫及。于是有人建议许胤宗:“您医术如此高,应该写书流传给后人啊!”而许胤宗却说:“医术的道理是很深奥的。就拿脉象来讲,脉象的变化很微妙,但就在微妙的变化中也还含有不同的脉理,区别起来十分困难,就算医者心中能够体会、感受得到,但用语言恐怕还是说不清楚。再有,诊脉是治病最关键的一环,诊好脉,可以在用药时完全对症,只要单用一味药,就可能直攻病灶,使病痊愈。很多医家不能够准确地辨别脉象,仅凭一些主观猜测,因此开出很多药,这些药可能有对症的,但是主药和辅药混在一起,互相产生作用,使主药的药效也失去力度,所以很难治愈病证。医者行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如果胡乱写一些经验,后人分辨不清,反而会产生不良效果。”许胤宗的这番论点确实有他的道理,我们也能从这位医家身上看到他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许胤宗也是一名高寿的御医,享年90岁。
十、相关论述:
暂无资料。
十一、重要观点:
许胤宗医术高明,有人说:“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答道:“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