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 第一章 骨学 知识、试题和答案.doc

正常人体解剖学 第一章 骨学 知识、试题和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正常人体解剖学 第一章 骨学 知识、试题和答案 第一节 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的分类和构造。 3 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结构特点。 4、肋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5、颅的组成和各部颅骨的名称、下颌骨的形态结构。 6、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及主要结构。 7、颅底的外面观和侧面观。 8、眶和骨性鼻腔的形态结构。 9、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10、髋骨、股骨、胫骨的形态结构。 11、全身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二、了解内容 1、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2、骨的发生、发育和可塑性。 3、脊柱的正常弯曲和各面观。 4、各肋的特点。 5、新生儿颅的特点。 6、手、足骨排列。 第二节 基本内容 学习方法: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要学会比较法,即找出客观事物彼此间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可寻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同中求异,即在共同点或相似点的基础上找出其不同点;二是异中求同,即在不同点的基础上找出其共同点或相似点。因此,只有性质相近的内容才有比较意义。例如对各椎骨的比较,上、下肢骨的比较等。 一、概论 骨是一种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坚韧而有弹性,有血管和神经分布,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有修复、改造和再生能力。成人骨共有206块,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骨的分类 骨的形态不一,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长骨 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长骨中部细长称为体或骨干,体内的腔称骨髓腔,容纳骨髓。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骺,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骨干与骺邻接的部分称干骺端。长骨多见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 2、短骨 呈立方形,位于连接牢固并有一定灵活性的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髋骨等。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功能各异,如椎骨和某些颅骨。在一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和额骨等。 (二)骨的构造 骨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耐压性较大,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呈海绵状,由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扁骨由内、外两层密质板中间夹着一层松质构成。颅盖骨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 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分布于除关节面以外整个骨外面的称骨外膜;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的称骨内膜。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3、骨髓 充满于长骨的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黄骨髓见于5岁以后的长骨骨干,含大量的脂肪组织,失去造血活力。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红骨髓主要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松质内,如髂骨、胸骨和椎骨等处的红骨髓可终生保持。临床上常在髂结节、髂后上棘和胸骨等部位穿刺取样,检查骨髓。 (三)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 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由胶原纤维和黏多糖蛋白组成,它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硬度。成年人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一生中骨的有机质与无机质不断变化,年龄愈大,无机质的比例愈高。因此,年幼者骨易变形,年长者易发生粉碎性骨折。 二、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构成脊柱。胸椎与12对肋相接,肋前端连胸骨,形成骨性胸廓。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间骨连结构成骨盆。 (一)椎骨 椎骨在未成年前有32~33块,即颈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3~4块。成年后骶椎和尾椎分别愈合为骶骨和尾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为不规则骨,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椎体呈扁圆柱形,表层为密质,内部为松质。椎弓左右对称,前部缩窄的部分为椎弓根,其上下缘为椎骨上、下切迹。上、下两个相邻椎弓根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从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即椎弓正中向后伸出的一个棘突,向两侧突出的一对横突,两侧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和向下的一对下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根部有横突孔。第2~6颈椎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形,没有椎体、棘

文档评论(0)

130****8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3日上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