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2
3
4
5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通假字
(1)学而不思则罔 罔,一说通“惘”,迷惑
(2)于吾言无所不说 说,通“悦”,高兴
第1页/共14页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2.古今异义
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第2页/共14页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3.一词多义
(1)殆
①思而不学则殆(形容词,危险)
②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形容词,懒惰)
③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副词,大概)
(2)类
①有教无类(名词,类别)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名词,事例、事物)
③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名词,条例)
④中绘殿阁,类兰若(动词,类似)
第3页/共14页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3)故
①由也兼人,故退之(连词,所以)
②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旧的)
④轩东故尝为厨(名词,旧时、从前)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动词,衰老)
⑥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特意)
第4页/共14页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4.词类活用
第5页/共14页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5.特殊句式
(1)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省略句)
(2)犹吾大夫崔子也(省略句)
(3)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
(4)起予者商也(判断句)
第6页/共14页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第7页/共14页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资质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赏析:在孔子看来,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不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内容都不能完全一样。“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即便在今天对我们也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第8页/共14页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那就不再去教他了。
赏析: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稍微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举一反三。实质上这是强调发挥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用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
第9页/共14页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光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光动脑子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赏析: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这就是所谓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积累书本知识,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因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
第10页/共14页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第3则选文中,孔子对子路和冉有所问的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提示:子路和冉有所问的问题都是“闻斯行诸?”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在这里,孔子将其中庸思想贯串于教育实践之中,他要求学生既不退缩,也不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情作了不同的回答。这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
第11页/共14页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2.哪几则选文提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孔子如何解释“学”与“思”的关系?
提示:第5、6、7则选文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主张在学生进行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另外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和学识。现在看来,这些思想都是非常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
3.第9则和第10则选文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提示:在这两则对话中,孔子对子贡和子夏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种评价其实是对学习中思考和联想的肯定。《诗经》中的这两句话,被孔子及其弟子引入谈话中,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深入到其思想的深处,对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2.0 -智、效双驱: 赋新质、创新生.pdf VIP
- CRL-H户用超声热量表-汇中仪表.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2 相关领域与研究传统 PPT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CRTAS-2024-05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docx
- 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50 篇带拼音版.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3 早期研究 PPT课件.pptx VIP
-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审核及评审清单(内审员、外审员、过程审核员如何开展审核?).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