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16 PAGE 1 谏太宗十思疏 一、 教学要求 1.认识课文阐述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2.学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观点的方法。 3.了解主要的文言句式。 二、 课文分析 (一) 解题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的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求得治国方略,朝廷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众多谏臣中,魏征是最杰出的一个。他有胆识,有智谋,敢于直言诤谏,据理力争,不怕触怒皇帝。一开始,唐太宗听着很不顺耳,曾发誓杀死魏征。后来他渐渐领悟出,魏征的犯颜切谏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这篇奏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魏征“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二) 内容与结构   课文共三段。   第1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则竭诚待下;得志,则纵情傲物。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一旦失去了民心,到了“骨肉为行路”的地步,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第3段,提出“十思”,即“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傲,劝皇帝要谦虚而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不要过度游乐猎杀,而要勤勉政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要从谏如流,检点自己的行为,以此远离奸邪小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这“十思”实际上就是十条劝诫,坦诚直率,周到深入,令人不由肃然起敬,正身危坐。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其中提到的“简而能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时期的治国方略。 (三) 主题思想 本文是一篇奏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文章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针对前朝覆亡的历史教训,论述了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能“垂拱而治”的道理,劝诫唐太宗积德义、察民心,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善始善终地治理天下。 (四) 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可以欣赏和借鉴。   一是正反论述,务尽其旨。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与“得志”的反复论述,以及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是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文章以浅显的比喻推出中心论题,把比喻作为推理的前

文档评论(0)

子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