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酯的用途 自然界中的有机酯 CH3(CH2)3 —C—O—CH2(CH2)3CH3 O CH3CH2CH2 —C—O—CH2CH3 O CH3 —C—O—CH2CH2CHCH3 O CH3 O-R O-R O-R 乙酸异戊酯 丁酸乙酯 戊酸戊酯 自然界中的有机酯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章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二课时 酯 恩平市第一中学 邱日兵 1、酯的定义:P62 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 R C O O R′ R-C-O-R′ O ‖ R′不能为H 饱和一元羧酸酯通式为CnH2nO2 命名为“某酸某酯”。 -COO- -COO- -C-O- ‖ O 酯基 2、物理性质 P62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密度一般比水小; 难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3、代表物乙酸乙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结 构 简 式: 化学式(分子式): C4H8O2 CH3COOCH2CH3 或CH3COOC2H5 乙酸乙酯(C4H8O2)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吸收强度 4 3 2 1 0 3、代表物乙酸乙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结 构 简 式: 化学式(分子式): C4H8O2 CH3COOCH2CH3 或CH3COOC2H5 球 棍 模 型: 比 例 模 型: 复习回顾 ※ 写出CH3COOH和CH3CH218OH的反应方程式。 (1)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该反应断键的机理。 浓H2SO4 CH3C—OH + H—OC2H5 O 18 CH3—C—O—C2H5 + H2O 18 O (5)如果从平衡建立的角度考虑,能不能从 逆反应建立平衡呢? (6)试着写出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和水反 应方程式? (7)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吗? (8)中性条件下呢? (4)如果降低了浓硫酸的浓度,乙酸乙酯的 产率会怎样? 平衡向哪个反应方向移动? 问题探究一 (3)书写时漏写“浓”字是否合适? 分组实验探究 请设计实验探究 探究乙酸乙酯在中性、稀酸性、碱性并在 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的水解速率及在不同温 度下的水解速率。 4、酯的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实验药品: 染色的乙酸乙酯、硫酸(1:5) 、15%氢氧化钠、蒸馏水 实验器具: 酒精灯 1个 铁三脚架 1个(或带铁圈的铁架台) 石棉网 1个 20×200mm试管6支 500mL烧杯(用于水浴法加热) 1个 滴管 若干 温度计 1支 分组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①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取用药品一定要精确,否则 实验不易成功; ②使用胶头滴管时要垂直、悬空滴加, 不要交叉使用; ③小组合作分工,组长统筹安排。 实验操作步骤: (1)在已编号的六支试管中分别两支加入2滴管蒸馏水、 两支2滴管硫酸、两支2滴管氢氧化钠溶液。 (2)再在六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管乙酸乙酯,振荡后静 置,可看到明显的分层,并将六支试管分成2组。 (3)将其中一组的三支试管放于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 约5-8分钟,振荡观察现象;另一组三支试管置于 常温下5-8分钟,振荡观察现象。 注意: ①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在65℃-75℃之间。 ②期间注意振荡。 4、5、6号试管在65-75℃的水浴加热5-8分钟 期间振荡3次 5mL饱和NaCl(aq) 2mL染色 乙酸乙酯 5mL含稀H2SO4的饱和NaCl(aq) 5mL含稀NaOH的饱和NaCl(aq) 1 4 2 5 3 6 酯层 4 5 6 分组实验探究 环境(8min) (期间可振荡) 中性 酸性 碱性 酯层消失速度 常温 65-75 ℃ 结论 无明显变化 酯层略有减少 酯层减少较多 无明显变化 酯层减少较小(慢) 酯层完全消失(快) ③同一温度下,酯在强碱条件下水解速率最快, 其次是酸性条件,中性条件下几乎不水解; 在强碱的溶液中酯水解趋于完全。 ①在同一催化剂下,温度越高,水解越快。 ②酸、碱都是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写出乙酸乙酯在酸性及碱性环境下的水解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 CH3 -C-ONa O CH3 -C-O-C2H5 O H-O-C2H5 + + NaOH △ CH3-C-O-C2H5 O + H2O 稀硫酸 △ 酯 CH3 -C-OH O H-O-C2H5 + 羧酸 醇 酯 羧酸盐 醇 2、为什么碱性环境下酯层厚度减少的比酸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字连连看》幼儿园中班数学微课讲课PPT课件.pptx VIP
- TB10755-2018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df VIP
- 3万吨高强极薄铜箔智能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立项.doc
- 《大国航母与舰载机》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使用碳酸盐钝化的锂金属表面改良.pdf VIP
- 2024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pdf VIP
-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pdf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中医溻渍法技术操作规范.docx VIP
- 李斯特菌性脑炎疾病防治指南解读.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