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二 格律诗五首 春望课件 长春版.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二 格律诗五首 春望课件 长春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春 望;学习目标;【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 ;少年望岳书壮志; 写《春望》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古诗中的大美;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要求背诵并解释),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何学习诗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溅( )—— 抵( )—— 搔( )—— 浑( ) —— 胜( )—— 簪( )——;字词注解: 1、《春望》:选自《杜甫详注》 2、国:首都长安 3、破:陷落 4、草木深:草木丛生,人烟稀少 5、时:时局 6、别:离别 7、烽火:战火 8、浑:简直 9、簪:古代男子用以束发连冠的首饰 ;●第二招● ;译文:;▲合作探究;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合作探究;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合作探究; ;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诗人时年45岁,对国家前途的忧思,对百姓生活的担忧令诗人未老先衰。;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沥沥的夏雨,飘洒过西郊,山愈青,树更秀,大自然越发显得精神而有生气。 ;;;总结全诗;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象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思家念亲。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也是诗人所擅长的写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1、假如以“家书抵万金”为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文档评论(0)

蓝末1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蓝末祝你事半功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