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电图特点 1岁以内表现为反复的热性惊厥时EEG多为正常 随病情发展,背景活动逐渐恶化,慢波活动增多 额、中央、顶区可有4-5Hz阵发性θ节律 1岁以后出现全导棘慢波、多棘慢波,常有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 约30%的患儿闪光刺激容易诱发阵发性放电 第三十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1岁4个月出现多种发作形式 双眼向一侧凝视或伴一侧肢体抽搐 全身强直-阵挛抽搐 眼睑眨动 偶有愣神 2岁时因发热1天内抽搐9次来我院诊治 围产期无异常 1岁4个会走,但一直步态不稳,易摔跤,语言发育落后 无热性惊厥及癫痫家族史 头颅MRI未见异常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特点 1岁以前发育正常 1岁以后逐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 可有共济失调(50%-60%)和锥体束征(20%-30%) 对抗癫痫药物疗效差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李XX,男,2岁 生后6个月发热抽搐,T39℃时双眼向左凝视,左侧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约5min 生后8-10个月因发热又发作4次, T37.5-39℃,半侧或四肢抽搐,最长持续约20min 生后11个月出现无热抽搐,约每周1-2次,半侧或四肢抽搐,24h EEG(-),服德巴金 以后每遇发热时发作次数明显增加 1岁2个月后发作加重,半侧抽为主,服卡马西平后发作加重,2周后停用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发作录像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生后8个月热性惊厥) 眼睑肌阵挛(1岁2个月太阳光下无热发作) 半侧阵挛发作(2岁时无热抽搐)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VEEG(2岁) 背景弥漫性θ为主慢波 睡眠期可见双侧额区、中央区或前颞区少量散发棘波; 闪光刺激(2-60Hz)诱发全导高-极高振幅不规则棘慢波、棘波或快波节律。连续性棘慢波节律时患儿出现反应降低,有时伴单下头颈部肌阵挛或眼睑眨动。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如何早期预测Dravet综合征 1岁以内的婴儿,热性惊厥有以下特点时要警惕Dravet综合征 发病年龄早,多在6个月左右(特别是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作) 长时间的热性惊厥 24小时内反复发作 半侧阵挛或部分性发作 低热即可诱发发作 SCN1A基因突变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Dravet综合征的预后 本病远期预后不良,大部分患儿发作很难完全控制 到成年期癫痫发作持续存在,并有智力损害 文献报道,死亡率高,可高达15% 日本报道死亡率10%(63/623) 死因包括突然死亡31例(53%),癫痫持续状态21例(36%),溺水6例,其他原因1例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鉴别诊断 热性惊厥 Lenox-Gastaut综合征 肌阵挛失张力癫痫(Doose综合征)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变异型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Dravet综合征的治疗 多数病人对抗癫痫药物疗效欠佳 丙戊酸、妥泰、氯硝西泮、左乙拉西坦唑尼沙胺对部分患儿有效 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可加重发作,应避免使用 生酮饮食对部分患儿有效 尽量避免导致基础体温升高的因素 感染、疫苗接种、热水浴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常见癫痫综合征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 大田综合征、婴儿痉挛症、Lennox-Gastaut综合征 Dravet综合征 小儿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Panaylotopoulos综合征 儿童失神癫痫、少年肌阵挛癫痫 第四十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小儿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 又称良性Rolandic癫痫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部分性癫痫综合征 占儿童癫痫的15-24% 病因 年龄依赖性发病,遗传性易感 7-10%的患儿既往有热性惊厥史 40%的患儿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特点 起病年龄:3-14岁,高峰年龄5-10岁 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70%-80%),常在入睡后不久或清晨将醒时发作,日间发作也伴有警觉水平降低 口咽部或一侧上肢开始的感觉运动性发作 多数意识清楚,但有构音障碍 可继发全面性发作 发作频率 10%-13%终生只发作一次 66%一年数次 20%发作频繁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EEG特点 一侧性或双侧性感觉-运动皮层区(Rolandic区)棘慢波发放,相当于中央、顶、中颞区,双侧常有不同步 睡眠期放电明显增多、泛化 30%仅能在睡眠中记录到放电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BECTS诊断要点 3-12岁起病 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 EEG显示中央、颞区为主棘慢波 智力运动发育正常 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