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2023/1/1
导语:《乡土中国》是一部怎样的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和论证的。 ——郑杭生2023/1/1
费孝通说:他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怎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作者又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23/1/1
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可以具体、全面地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可以更为具体、深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可以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可以获得美学与艺术熏陶。——可以获得语言的营养,得到语言的修炼。2023/1/1
怎样读《乡土中国》?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研读与重读相结合尝试批注式文本阅读如何进行批注式文本阅读?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感悟——点评——赏析——质疑2023/1/1
典范作品脂砚斋评石头记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2023/1/1
2023/1/1
2023/1/1
2023/1/1
2023/1/1
精读篇阅读指导 一、乡土本色 1、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是:中国社会是不流动的,具有稳定性。 ——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2023/1/1
1)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2)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是“不流动”的,中国农民聚村而居。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二是:中国社会是熟悉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2023/1/1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三是:中国社会是礼俗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2023/1/1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区分两个概念: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礼俗社会: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有机的团结”。 法理社会: 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机械的团结”。2023/1/1
请同学比较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的区别 阅读指导: 乡土社会: 现代社会: 乡土性不流动土气熟悉学习终老是乡礼俗社会信用的重视陌生社会不了解、不熟悉、不信任法理社会对契约、法律的重视2023/1/1
经典句子赏析,请同学谈谈你的认识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2023/1/1
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就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写一篇200-300字的文学短评。 阅读指导:可以结合学过的古诗文,参考提示: 中国人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在土地中求生存,在土地中求发展,依赖土地而活,迁徙是不得已而为之,死后也须落叶归根。 东汉伏波将军马媛的“马革裹尸还葬”。 至于毛泽东主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则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胸襟气度。2023/1/1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汉书·元帝纪》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后汉书·班超传》 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