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铅笔的故事 小小的一支铅笔的身世,包含了市场经济特有的神奇与奥秘。 补充材料Ⅰ 第一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0.铅笔的家谱 0.1 铅笔的来历: 1566年,德国-瑞士博物学家最先描述一种将“铅”(当时以为石墨是铅)插在木柄里的书写工具。 1779年,瑞典化学家谢勒指出,“铅”原来是“石墨”(graphien, 希腊字,意思是“书写”),是碳的一种形态。石墨矿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墨西哥、加拿大安大略、西西伯利亚、美国纽约州和朝鲜。 1896年,首次偶然合成了石墨,取得专利权。 1897年,开始石墨的商业性生产。 1918年后,主要用石油焦生产高纯度石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铅笔”“石墨” 第二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0.2 “前身”数之不尽Ⅰ “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再想想制造砍伐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杯咖啡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秋风译 第三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0.2 “前身”数之不尽Ⅱ ▲圆木运输: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整个交通体系; ▲木材加工厂:切割、板条上蜡,烘干需要的热量,照明,电力,传动带,电动机,一家工厂所需要的一切设备,甚至工厂里的清洁工,还有天然气与电力公司; ▲铅笔制造厂: ▲石墨:开采、提炼、加工、包装、运输 第四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0.2 “前身”数之不尽Ⅲ 石墨:开采、提炼、加工、包装、运输 添加黏土:精炼工艺过程,用到氢氧化铵,添加 增湿剂,比如经过磺酸盐处理的油脂,经过一道 又一道机器,这些混合物最后源源不断地挤出来, 按尺寸切断,晾干,再在华氏1850度的温度下烘 烤数个小时,还要用一种滚热的混合物处理铅笔 芯,其中包括固体石蜡、经过氢化处理的天然脂 肪和产自墨西哥的石蜡; 第五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0.2 “前身”数之不尽Ⅳ ▲雪松木杆上涂了六层漆:蓖麻子的种植者和蓖油的加工者,油漆调制; ▲标签:炭黑跟树脂加热混合而形成的一张薄膜(制造树脂和炭黑); ▲金属箍:开采锌矿石和铜矿石,制作成闪闪发光的薄铜片,加上黑圈(黑镍); ▲橡皮头:硫化油胶(由荷兰东印度群岛出产的菜籽油跟氯化硫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出),橡胶仅仅起粘合的作用,各种各样的硫化剂和催化剂,上色的颜料则是硫化铬。 第六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1. 铅笔是一个奇迹 “我,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锌,铜,石墨,等等。然而,在这些大自然所显现的种种奇迹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非凡的奇迹:人的种种创造精神的聚合——成百上千万微不足道的实际知识,自然地、自发地整合到一起,从而对人的需求和欲望作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竟然没有任何人来主宰!” ——《我,铅笔》 第七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2.亚当·斯密的见解Ⅰ 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见解是:参加一项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而且,只要合作是严格自愿的,交易双方得不到好处,就不会有任何交易。在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外力、强制和对自由的侵犯来促使人们合作。 亚当·斯密:一个“只盘算他自己的得益”的个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去达到一个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目的。对于社会来说,同他的盘算不相干并不总是坏事。他在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时促进社会的利益,常常比他实在想促进时还更有效果。我没听说过,那些装作是为公众的利益做交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第八页,共十八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讲义 2.亚当·斯密的见解Ⅱ ★通过自愿交易获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主要思想,简单得常常使人发生误解:如果双方的交换是自愿的,那就只有在他们都相信可以从中得益时,才会做成交易。经济上的谬论,大都是由于人们忽视了这个简单的道理,而往往认为,就那么一块饼,一方要多得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