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诊疗指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 老年性白内障 概述 老年性白内障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 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其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往习惯称之为老年 性白内障。本病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皮质性白内障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混浊自周 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占据大部分皮质区。根据其临床发展过程 及表现形式,皮质性白内障可分为4 期:初发期、进展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1)初发期最早期的改变是在靠周边部前后囊膜下,出现辐轮状排列的透明水 隙或水疱。水隙或水疱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泵转运系统失常导致液体在晶 状体内积聚所致。液体积聚可使晶状体纤维呈放射状或板层分离。在前者,液体 可沿晶状体纤维方向扩展,形成典型的楔形混浊,底边位于晶状体赤道部,尖端 指向瞳孔区中央。散瞳检查在后照或直接弥散照射下,呈典型的辐轮状外观。这 种辐轮状混浊最初可位于皮质表浅部位,然后向深部扩展,各层次间可互相重叠 掩映,终于以晶状体全面灰白色混浊取代辐轮状混浊外观,代表年龄相关性白内 障进入进展期阶段。 (2 )进展期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的不断增加,使晶状体发生膨胀,厚 度增加,因此也被称作膨胀期。一方面因以混浊为背景的囊膜张力增加而呈现绢 丝样反光;另一方面,由于膨胀的结果而使前房变浅。后者在一个有青光眼体质 的患者,很容易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但并非所有皮质性白内障患者都要经历 膨胀期发展过程。即使有,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个体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 一定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这一阶段患者主要症状为视力逐渐减退,有时伴有眩 光感,偶有单眼复视者。由于尚有一部分皮质是透明的,因此虹膜新月影投照试 验是阳性。 (3 )成熟期这一阶段以晶状体全部混浊为其特点。裂隙灯检查仅能看到前面有 限深度的皮质,呈无结构的白色混浊状态。此时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转为阴性。 晶状体纤维经历了水肿、变性、膜破裂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最终以晶状体纤维崩 溃,失去正常形态为结局。至成熟期阶段,晶状体囊膜尚能保持原有的韧性和张 力,此后逐渐向变性发展。 (4 )过熟期由于基质大部分液化,某种基本成分的丧失,使晶状体内容减少, 前囊膜失去原有的张力而呈现松弛状态。有时可看到尚未液化的核心沉到囊袋下 方,随眼球转动而晃动。此时,可伴有虹膜震颤。 2.核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核性白内障往往和核硬化并存。最初,混浊出现在胚胎核,然后向外扩展直 到老年核。这一过程可持续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在晶状体核混浊过程中可 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早期,少量棕色色素仅仅积聚在核区而不向皮质区扩展。但 有时皮质区很薄,也可呈现整个晶状体均呈棕色反光的外观。当色素积聚较少时, 核心部呈淡黄色,对视力可不造成影响,眼底亦清晰可见。 随着白内障程度加重,晶状体核颜色亦逐渐加深,由淡黄色转而变为棕褐色或琥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珀色。在长期得不到治疗的所谓迁延性核性白内障病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晶 状体核最终变为黑色,形成所谓的黑色白内障。晶状体核颜色与核硬度有一定的 相关性,即颜色越深,核越硬。 3.囊膜下混浊性白内障 是指以囊膜下浅皮质混浊为主要特点的白内障类型。混浊多位于后囊膜下, 呈棕色微细颗粒状或浅杯形囊泡状。有时前囊膜下也可出现类似改变。病变一般 从后囊膜下视轴区开始,呈小片状混浊,与后囊膜无明显界限。在裂隙灯下检查 时,有时可以发现混浊区附近的囊膜受累,呈现黄、蓝、绿等反射,形成所谓的 多彩样闪辉现象。由于病变距节点更近,因此即使病程早期,或病变范围很小很 轻,也会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体征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主要以手术为主。 2 、 角膜结膜炎 概述 本病为双侧复发性结膜炎,同时发生角膜上皮改变,原因很可能是 性, 变应 在春、秋季复发。角膜结膜炎以5~20 岁男性最常见。 临床表现 剧痒,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和含有大量嗜酸粒细胞的粘稠分泌物是本病的 特征。通常累及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