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9108035856(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习重点 描写了怎样的秋色 如何描写这秋色的 为什么作者要选取这些景物来描写 1、找文眼:作者对故都秋的 总体感受是什么? 总体感知 2、自读3-10段,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 合作探究 五幅秋景图是否都体现了 “清、静、悲凉”这一特点? 思考: 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具有什么特点? 思考: 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具有什么特点? 孤独的旅人:租、泡、坐、看、听、数、对 动作 (清闲、落寞) 秋声:驯鸽的飞声 听 (静) 秋色:天色、日光、牵牛花 碧绿、青、蓝白冷调 视 (清、冷 ) 合作探究二 1、自由品读其余四幅图。 2、小组交流,是否能从中感受故都秋 “清、静、悲凉”的秋味? 落蕊:铺得满地(视) 极微细极柔软(触) 扫帚的丝纹:细腻 清闲 落寞 秋 槐 落 蕊 秋蝉:衰弱的残声 嘶叫 啼唱 听 (静、悲凉) 秋 蝉 残 鸣 秋风秋雨:灰沉沉(色) 息列索落(声) 秋 雨 话 凉 都市闲人:青布单衣夹袄 (衣着) 咬烟管、立 缓慢悠闲、微叹 (动作) 秋枣:淡绿微黄 气候:西北风、尘沙灰土 秋 日 佳 果 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清、静、悲凉”景物来进行描写? 合作探究三 经历: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 本过了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个人的性格:抑郁善感 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 知人 论世 社会原因 本文作于30年代,年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现实原因 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期间,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花大量时间到处游历山水,借以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孤独。 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写一个抒情片段,写下你眼中的最美的秋。 练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