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 第2章 魏晋南北朝园林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东汉220年灭亡。 263 年,魏灭蜀。 两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晋王朝。 280 年吴亡于晋, 史称西晋。 300 年,爆发了诸王混战,即“八王之乱。304 年匈奴的刘渊起兵反晋。 北魏(于 386年)统一整个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取代。 隋文帝灭陈,(于589 年),结束了魏晋南北朝 东汉(25—220 年)又统一全国。 建都洛阳。 第2章 魏晋南北朝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园林文化背景 一、历史背景 二、园林文化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大量产生隐士,寄情山水。 对老庄哲学的“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再认识。玄学主张返璞归真、佛家的出世思想。 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既成为社会风尚,形成了士人们的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图 2. 1)。 两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文学、山水画、山水园林艺术的发展。 文学方面,早期玄言诗渐少,建安时代的描写山水风景变多。 在绘画方面,山水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背景的状态,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 * * 图 2. 1 兰亭修禊图(明,文征明) 仍沿袭上代传统,虽然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的功能已经消失或仅具象征意义,规划设计已较为细致精练, 不能摆脱封建礼制和皇家气派的制约。 不如与同时期的私家园林活跃 这时期的皇家园林特点主要有下述 5 点。 园林的规模比较小,规划更趋于精密细致。个别规模较大但施工比较粗糙,质量不高。建筑的内容多样,台已不多见亭子被引进宫苑。 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主流仍然是追求“镂金错彩”的皇家气派 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私家园林的影响,“曲水流觞”便是其中一种。 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较多运用写意手法。已有石堆叠为山的做法,一般选用稀有石材。 水体的形象多样化。 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外,称为“园”的也较多。 * 第二节 皇家园林 一、邺城的皇家园林 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游县的漳水北岸,始建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时。 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水运网络,同时也收到灌溉之利。 (图 2. 2) 整体结构严谨,以宫城(北宫)为全盘规划的中心。 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有严谨的封建礼制秩序。 漳河穿城而过,供应生活用水,开凿长明沟引漳河水解决宫苑用水问题。 在园林建设上,主要有三处皇家园林,即铜雀台、华林园和仙都苑。 * * 图 2. 2 曹魏邺城平面图 * 图 2. 3 今铜雀台遗址公园 实例 1 铜雀台 御苑“铜雀园”又名“铜爵园”,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 年),后赵、东魏、北齐屡有扩建。 以邺北城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 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虎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 * 实例 2 华林园 建武帝建设邺城新建的宫殿中,首推城北面的华林园。园内开凿大池“天泉池”,引漳水作为水源,再与宫城内的御沟连通成为完整的水系。千金堤上做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移栽大量名贵果树。 实例 3 仙都苑 538 年,东魏扩建南邺城于曹魏邺城之南,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呈前宫后苑的格局。 571 年,北齐后主高纬于南邺城之西兴建仙都苑,这座皇家园林较之以往的邺城诸苑,规模更大,内容也更丰富。 不仅规模宏大,其总体布局用以象征五岳、四海、四渎乃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象征手法的发展。苑内建筑物名称,形象丰富,如贫儿村模仿民间的村肆,在皇家园林的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二、洛阳的皇家园林 迁都洛阳后,于北魏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大规模改造、整理、扩建。 * 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图 2. 4)。 北魏的洛阳城完全恢复了魏、晋时的城市供水设施,而且更加完善, 不仅接济宫廷苑囿,并且引流入私宅、寺观,为造园创造条件。 * 图 2. 4 北魏洛阳平面图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 年),初营洛阳宫,黄初七年(226 年)筑九华台。魏明帝时,开始大规模宫苑建设,华林园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园林。 * 华林园为大内御苑,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它是仿写自然,以人工为主的一处皇家园林(图2. 5)。 园内文石堆筑, 开凿水池,引谷水绕过主殿前,形成园内完整水系。 雕刻精致的小品,形成了很好的景观。 各种动物和树木花草,还有供演出活动的场所。 华林园从布局和使用内容来看,既继承了汉代苑囿的某些特点,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为以后的皇家园林所模仿。 * 图 2. 5 北魏洛阳华林园平面图 三、建康的皇家园林 建康即今南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 370年作为朝代的建都之地(图 2. 6)。 * 267 年,东营建显明宫,太初宫之西建西苑,又称西池,即太子的园林。修整河道供水设施, 改善了城市的供水和水运条件。 建康城郊及玄武湖周围兴建行宫御苑多达二十余处。 规模都不太大。 但设计规划上则比较精致,内容十分豪华,这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